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讲座回顾 艺文讲坛第五十一讲 陈引驰:中古文学:一个动态的理解框架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10-31 浏览次数:

10月28日晚上,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艺文讲堂第五十一讲线上举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先生应邀作《中古文学:一个动态的理解框架》学术报告,校内外师生数百人参加讲座。讲座由人文学院院长禤健聪教授主持,人文学院李舜华教授与谈。

不同于对中古文学的静态理解——中古文学即魏晋南北朝文学,陈教授选择在动态史学框架下理解中古文学。他引入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创造性提出“中国文学轴心时代”概念,即中国文学史所出现的文学典范且令后世文学不断回溯这一典范的界标性时段。纵观中国文学史,存在三个轴心时代:先秦时代、唐宋之际(中唐到北宋)、近现代之交。中古文学则处在第一个和第二个轴心时代之间,这一定位也意味着中古文学需要动态的理解。



陈教授重点分疏了中古文学的六个动态性特征:贵族社会的转型变迁、由学问向才性的转变、文人精神世界的开合、抄本形态与文本阐释、脱离音乐转向文字、核心文类之由赋而诗。具体而言,东汉末年社会变乱中所形成的贵族社会至唐终结,文士身份由精英而平民化,家族所积累的学识文化资本不再突出,被才性所取代。其间,东汉经学瓦解、玄学诞生和佛教传入,造就了文人精神的多元化,而后儒学复兴而再次成为文人的主导思想。由社会深入文学文本,印刷术的尚未普及,六朝文本的抄本形态具有不确定性和变动性。陈教授强调六朝文本阅读在文献学基础上,还需要深入文本内部,看文学书写的程式和成规,以更好理解和阐释。除文本形态外,中古文学处在脱离音乐而转向文字的过渡期,辞藻、对偶、用典和声律次第出现。最后,陈教授提到六朝文体意识的觉醒,核心文类由赋而诗,而文类的转换意味着一个文学时代的变化。陈教授提示文体没有抽象固定的特征,观察文体兴衰起落和交互影响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古文学,而且也是把握中国文学史的重要视角。



与谈环节,李舜华教授以“波澜壮阔”四字评价了陈教授的发言,并高度赞扬了陈教授文道合一的学术风范。戴登云教授就文学史写作的相关问题与陈教授进行了讨论。互动环节,针对同学们关心的陈教授所译宇文所安《中国“中世纪”的终结》阅读困惑,陈教授给与了耐心而详尽的答复。禤院长对陈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