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军功信仰与地域扩展讲座顺利举行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05-24 浏览次数:

5月22日晚,我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元林教授于文新224以“军功信仰与地域扩展”为主题向我院同学展开了精彩的讲授。

讲座一开始,王元林教授就对同学们强调说:“学历史,大家都要向侦探一样不断探求现象的原因,就如许多我们熟悉的历史人物、事迹等等,我们都要仔细研究‘为什么’。王教授生动有趣的类比使同学们更加专心的投入到讲座当中。

(王元林教授向同学们提出问题)


接下来,王元林教授从“汉代两伏波将军神起的缘由和唐时的庙宇”开始讲起。王教授首先介绍了西汉路博德将军与东汉马援将军的生平及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他表示这两位将军为国家鞠躬尽瘁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如今高校学子更要“少有大志”,把个人命运同国家联系在一起,努力达到“修身、治国”的境界。

(王元林教授介绍东汉马援)


在向同学们解释马援将军比路博德将军更受民众敬仰的原因时,王教授指出:马援将军一生征战,功勋卓著,死后却遭小人诽谤,家属前后六次上书伸冤才能为其下葬;如此悲剧式的英雄使之又成为后代被流贬的官员和士讴歌的主题之一。文人墨客的敬仰和后来历代国家的大力宣传都使马援将军越来越神化,乃至后来成为民众心中多神职的保护神。

而后,王教授为同学们列举出历代帝王为马援将军所赐的封号、建立的庙宇以及立下的铜柱。王教授提出:自汉之后的历代君王,尤其是宋元时期的帝王反复为马援将军歌功颂德正是因为帝王们在为士人树立榜样,以达到在思想上控制民众的目的。因此,病逝在河边的马援将军被封为伏波将军,先后成为各险要水域护人安全通过的水神、岭南琼州海峡等地的水旱庇护神以及湘西一带的地方保护神。

(专心听讲的同学们)


另外,王教授还讲解了明清时期官方祭祀伏波神的中心和主题变化。他总结道:明清时期官方祭祀中心主要分为“以湘沅流域为中心的祭祀带、以广西西江流域为中心的祭祀带和以广东北部湾至琼州海峡为中心的祭祀带”;这些祭祀带涵盖了维护国家秩序在边地的构建、亲近民众和控制民心的祭祀主题。伏波神灵祭祀地域的扩展是国家推崇和民众参与的共同结果,使地方与中央,国家与民众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同学提出疑问)


最后,王元林教授又一一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疑问。至此,军功信仰与地域扩展主题讲座圆满结束。

(文字记者:姬雅兰 摄影记者:姬雅兰 编辑:廖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