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让师生在“吟诵”中实现诗文教与学的统一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12-20 浏览次数:

叶嘉莹老师曾说“吟诵的声音里,有诗歌一一半的生命”,一首完整的诗,它是有字形、字音、字义三方面的美,抽去任何一个特质都不可。为了更好地提升我院师范生的教学技能素养,让师范生们都能练就“一技之长”,2019年12月19日上午,语文教学实践工作坊邀请到番禺区南村中学教导主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莫艳老师开展“吟诵,是古典诗文教与学的捷径”主题交流课

课程深入浅出、趣理结合,充分彰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莫艳老师先从她近日的一次跨级授课《雁门太守行》展开,与我们探索了如何理解诗人仕途不顺又身体不强健的李贺该怎么样找到实现理想抱负的出路,与我们探索了该首歌行体的诗作句句押韵“i”的绝妙之处,由此开启了同学们学习吟诵的兴趣大门。

何谓“吟诵”,莫老师引用了省内的著名粤语吟诵大家吕君忾老师的解释“吟诵,就是用母语带有感情地吟诵出文字原本固有的声音”。并给大家介绍和展示了吟诵的四大入门方法,分别是: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入促韵长平长仄短,以“名字歌”、《劝学诗》、《长歌行》、《登鹳雀楼》等诗歌为例亲自为台下的师范生示范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不同吟诵方法,带领大家一起去感受诗词吟诵的抑扬顿挫,体验吟诵的节奏所带来或荡气回肠,或绵延深远,或语重深长的情感体验

莫艳老师讲授诗歌吟诵的四大方法)

(莫艳老师示范《登鹳雀楼》吟诵方法)

莫艳老师为在座师范生介绍了吟诵方法对于语文诗歌教学的重要价值,同时也指出了学习吟诵应以两个因素为基础:“对于作者于诗歌情意的了解”、“读诵的节奏平仄”教师应该利用吟诵教学,引导学生挖掘诗歌所承载着的诗人意志探索“韵”与诗歌情感的内在联系,将诗歌教学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相结合,使“教书”与“育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莫艳老师讲授吟诵学习方法及吟诵的价值)

(与会同学仔细听讲中)

最后,课程主讲老师、语文课程与教学教研室主任林晖副教授为莫艳老师颁发聘任证书,总结了本次讲座,并鼓励与会同学认真学习、掌握吟诵教学的方法,“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师范生要时刻紧跟时代步伐,掌握一技之长,让语文课堂散发更多活力与魅力。

(林晖老师为莫艳老师颁发聘任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