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正文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吕慧敏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11-01 浏览次数:

 

 

 

基本情况

吕慧敏,1980年出生于辽宁沈阳,博士,副教授。2005年至2008年就读于辽宁大学,获得民俗学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至2011年就读于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获得民俗学专业博士学位。2011年至今工作于广州大学,从事广州文化,特别是广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近年来,已获得省级奖项1项,省社科规划课题2项,市级规划立项3项,局级项目1项。出版专著1本(约39万字)。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十篇。发表研究报告十余篇,其中,关于“民俗博物馆”的报告得到《广州日报》和《光明日报》的报道,引起一定社会反响,撰写的“决策内参”获得市级领导批示。主讲《民俗学概论》《传统民俗与现代生活》《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等多门课程。

 

 

科研成果

 (一)主要论文:

1、《广场海乐子——当代二人转的广场传承》,《戏剧文学》,2011年第2期。

2、《学习班——当代“二人转”的一种传承方式》,《文化遗产》,2011年第1期。

3、《试论“二人转”的“篇”》,《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4期。

4、《乡间海乐子——二人转的业余传》,《戏剧文学》,2012年第2期

5、《从“师徒”到“师生”——对当代二人转学习班传承的反思》,《戏剧文学》,2013年第4期。

6、《老树生新芽——在当代语境下传承传统二人转文本中的精华》,《戏剧文学》,2013年第9期。

7、《二人转可持续发展策略》,《戏剧文学》,2013年第11期。

8、《“非遗”保护视野下的传统二人转传承》,《戏剧文学》,2014年第1期。

9、《东北丧葬仪礼中的“二人转”》,《文化遗产》,2014年第2期。

10、《二人转行话研究》,《晋中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11、《传统二人转文本类型述评》,《戏剧文学》,2014年第7期。

12、《二人转起源传说研究》,《戏剧文学》,2014年第8期。

13、《文化安全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广州大学学报》,2015年第10期。

14、《从百戏、参军戏到连厢——论二人转的艺术渊源》,《戏剧文学》,2018年第4期。

15、《“私伙局”:广州学研究的一个文化样本》,《当代广州学评论》(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6、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典文献研究《当代广州学评论》(第3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17、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地传承“广州模式”探析,《当代广州学评论》(第4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二)主要著作                                                                                      

《生生不息的车轱辘菜——东北二人转在乡土社会中的传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三)研究报告

1、《2011 年广州文化发展形势分析与2012年预测》,《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8 。

2、《2012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报告》,《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06。

3、《2013 年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6。

4、《广州市民俗类博物馆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建议》,《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6。

5、《2014 年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07。

6、《2015 年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07。

7、《2016 年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07

8、《2015 年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7

另有三篇决策内参。

 

主要项目

2014年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

2014年广州市社科规划项目

2016年广州市教育局项目

2017年广州市社科规划项目

2018年广州市社科联项目

2019年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

 

主要获奖 

《精英辅政:论参政党的组织构成》获2013年全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