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聂国心,男,1960年出生于江西省武宁县,汉族。先后在江西省武宁县一中、江西省武宁县农机厂、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九江农业学校、曲阜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南开大学、广州大学等单位学习和工作。做过工人、中专教师、高校行政中层干部、出版社编辑,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讲授课程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工作。为本科生开设过的课程,主要有“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鲁迅研究”、“美学”、“文学理论”、“外国文学”、“马列文论”、“公共关系学”、“秘书学”、“演讲学”等。为硕士生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课程。
学习经历
1983年7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9年7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11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77年4月至1979年9月,在江西省武宁县农业机械厂任工人。1983年8月至1986年9月,在江西省九江农业学校任教师,并任基础课教研组组长。1989年7月至1998年4月,在华东交通大学工作,先后任校长办公室秘书、宣传部统战部副部长(主持工作)兼党校代理副校长,1997年晋升副教授。1998年5月至1998年12月,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任编辑。1998年12月至今,在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先后任副教授、教授。
科研成果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工作。在《文艺研究》、《齐鲁学刊》、《文艺理论与批评》、《东岳论丛》、《山东师大学报》、《贵州社会科学》、《广西社会科学》、《文学自由谈》、《江西社会科学》、《江西师大学报》、《粤海风》、《现代语文》、《毛泽东思想研究》、《天津大学学报》、《河南师大学报》、《湘潭大学学报》、《山西师大学报》、《河北师大学报》、《关东学刊》、《济南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编教材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广东省社科基金1项,广州市教育局社科基金1项。
1、《鲁迅与瞿秋白文学思想的差异》,《文艺研究》2013年第7期;
2、《〈憩园〉〈寒夜〉:巴金走向绝望的文学巅峰》,《齐鲁学刊》2009年第2期;
3、《巴金早期创作:从社会革命到文化启蒙的逆向转变》,《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8年第5期;
4、《构建“革命文学”的三种想象》,《齐鲁学刊》2012年第3期;
5、《创造社“元老”们倡导的“革命文学”》,《河南师大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3期;
6、《油滑与理论:鲁迅与茅盾“左联”时期创作的不同取向》,《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7、《中国左翼文学研究中两个有待深化的课题》,《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8、《太阳社倡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6年第1期;
9、《鲁迅与周扬心目中不同的“左翼文学”》,《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年第5期;
10、《论茅盾创作心态的矛盾与变化》,《河南师大学报》(哲社版)2016年第6期;
11、《论鲁迅与茅盾对文学核心价值的不同认识》,《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8期;
12、《鲁迅心目中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济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9年第1期;
13、《鲁迅与周扬矛盾的深层原因》,《关东学刊》2018年第4期;
14、《蒋光慈小说的叙事特色及其内在矛盾》,《齐鲁学刊》2019年第6期;
15、《“五四”新文学关于女性解放的一个悖论性主题》,《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1期;
16、《沿着鲁迅的思路细读〈阿Q正传〉》,《现代语文》2012年第7期;
17、《揭示国民性的冷漠与隔阂——〈伤逝〉主旨的另一解读》,《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12期;
18、《鲁迅与茅盾对“五四”新文化的不同理解》,《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6期;
19、《中国左翼文学的复杂涵义》,《粤海风》2014年第2期;
20、《鲁迅与瞿秋白:文学大众化的不同目的》,《粤海风》201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