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号 |
名称 |
作者 |
刊物/出版社 |
时间 |
论文 |
1 |
论见证文学的真实性 |
陶东风 |
文学评论 |
202201 |
2 |
近年散文话语的转换及新变——以新文化大散文与非虚构写作为观察点 |
陈剑晖 |
文学评论 |
202201 |
3 |
“新人”归旧学——民国留美学生张彭春的国学书目和作文训练 |
张诗洋 |
文学评论 |
202201 |
4 |
从复古、性灵到会通:刘汤论乐与隆万间文学思潮的嬗变 |
李舜华 |
文学评论 |
202203 |
5 |
从中国现代作家书信的“公”与“私”——以鲁迅书信与文集、全集编纂为例 |
付祥喜 |
文学评论 |
202203 |
6 |
以“Z”为名:中国内地脱口秀综艺的代际进路及喜剧政治 |
盖琪 |
文艺研究 |
202212 |
7 |
口头传统规约下的《水浒传》叙事 |
纪德君 |
文学遗产 |
202207 |
8 |
文气论与明末清初之文风 |
马将伟 |
文学遗产 |
202201 |
9 |
情动理论视角下的电影暴力美学 |
盖琪 林贵海 |
文艺理论研究 |
202204 |
10 |
超越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二元对立 |
陶东风 |
文艺理论研究 |
202209 |
11 |
论大众文化时代的“假肢记忆” |
陶东风 吕鹤颖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2209 |
12 |
似语录而非语录——论扬雄《法言》设论体的文体属性与文体特征 |
赵德波 |
诸子学刊 |
202210 |
13 |
自动机制与媒介重组的主体 |
韦施伊 |
南京社会科学 |
202208 |
14 |
彼岸与此岸:电影《隐入尘烟》的两重时空与两种文明 |
盖琪 |
当代电影 |
202208 |
15 |
论苏轼的“物我平等”思想与技艺 |
沙红兵 |
四川大学学报 |
202201 |
16 |
新见林徽因诗、短简与建筑题记 |
付祥喜 |
新文学史料 |
202202 |
17 |
“素以为绚兮”非《硕人》佚句 |
戴一菲 |
江海学刊 |
202203 |
18 |
后现代语境下文学创伤书写何以可能? |
赵雪梅 |
当代外国文学 |
202201 |
19 |
中日文献互证的理路和方法——张志和止作《渔歌》一首考 |
戴伟华 |
学术研究 |
202202 |
20 |
“朦胧诗”论争中的学院权力——以“南宁诗会”为例 |
李建立 |
学术研究 |
202208 |
21 |
“旧事重提”与意义发现——论《朝花夕拾》的记忆改写 |
哈迎飞 |
学术研究 |
202211 |
22 |
中国古代“海丝之路”的文学镜像》, |
纪德君 |
学术研究 |
202212 |
23 |
非虚构写作与中国记忆——文学与历史学跨学科对话 |
陶东风 |
探索与争鸣 |
202203 |
24 |
代际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文艺学知识生产 |
陶东风 |
中国文学批评 |
202201 |
25 |
海德本尔存在论接受中的李泽厚“双本体论”建构 |
肖建华 |
中国文学研究 |
202207 |
26 |
19 世纪英国女性小说家的阅读旨趣与书写策略 |
金琼 |
外国文学研究 |
202202 |
27 |
清代京城民间说唱艺术的诗意写真——以文人竹枝词书写为中心 |
纪德君 |
社会科学 |
202205 |
28 |
元代戏曲中的民间说唱遗存及其艺术功能 |
纪德君 |
文学研究 |
202201 |
29 |
嘿然于风气之外:一代殿元李振钧的以诗自囚 |
李舜华 |
励耘学刊 |
202212 |
30 |
散文的“疆”与“界” |
陈剑晖 陈鹭 |
天津社会科学 |
202203 |
31 |
稀见《廿载繁华梦》版画与近代岭南小说插图的视象变革 |
李国平 |
文学研究 |
202204 |
32 |
Teresa Teng and the spread of pop songs in Mainland China in the early reform era |
陶东风 |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
202212 |
33 |
Selling nationalism: the Hong Kong teleplay the legendary Huo Yuanjia in 1980s Mainland China, |
盖琪 |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
202212 |
34 |
从“燓”字看汉语字词关系的判定 |
谢国剑 |
中国文字研究 |
202201 |
35 |
说“ ” |
禤健聪 |
中国文字研究 |
202208 |
36 |
试论语言数据的经济属性 |
王海兰 |
语言战略研究 |
202204 |
37 |
Regional varieties and diachronic changes in Chinese political discourse |
侯仁魁 |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https://doi.org/10.1057/s41599-022-01488-8;Springer Nature Limited |
202212 |
38 |
明清广州琶洲塔与珠江口航道的关系 |
王元林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2201 |
39 |
中国赋役史中的理念、制度与技术——从“均平”角度的重新审视 |
郭永钦 申斌 |
南京大学学报 |
202205 |
40 |
菲律宾内格罗斯与邦板牙糖业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1855—1934) |
肖艺伟 |
学术研究 |
202208 |
41 |
民国时期江淮地区气象观测站的时空演变与资源配置 |
刘玉青 陈业新 |
安徽史学 |
202202 |
42 |
Evolution of the Sacrificial Ritual to the South Sea God in Song China |
王元林 |
RELIGIONS |
202207 |
43 |
Spatiotemporal Reconstruction of Water Deities Belief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pplying Historical GIS. |
刘玉青 |
RELIGIONS |
2022 |
著作 |
1 |
地域文化与唐诗之路 |
戴伟华 |
中华书局 |
202208 |
2 |
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 |
曾大兴 |
商务印书馆 |
202210 |
3 |
宿松方言语法研究(增订本) |
黄晓雪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2203 |
4 |
中国现代同人期刊研究举隅 |
付祥喜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2210 |
5 |
旋律之上:京剧锣鼓学的跨学科阐释 |
蓝颖 |
南方日报出版社 |
202202 |
6 |
语言生态与语言服务 |
禤健聪 马喆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202205 |
7 |
《夷坚志》的故事类型与传播研究 |
王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202205 |
8 |
Land and Labor Tax in Imperial Qing China (1644-1912) |
郭永钦 |
Brill |
202209 |
9 |
诗可以歌(编著) |
戴伟华 |
三联书店 |
202210 |
10 |
先人的湖湘:善化贺氏 |
罗宏 |
海天出版社 岳麓书社 |
202204 |
11 |
辛夕汀诗歌中的主体变化研究 |
邵薇 |
withbear |
202212 |
12 |
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发展报告(皮书) |
屈哨兵 |
商务印书馆 |
202205 |
13 |
文化研究(第48辑) |
陶东风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2205 |
14 |
广府文化 |
纪德君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2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