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以来,学院对在线教学工作高度重视,密切注意线上教学的开展情况,及时了解老师和学生的需求,尽最大可能保证教学工作平稳推进,到目前为止,总体运行顺畅,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一、学院线上教学管理促进工作
学院领导分工加入各课程学习群,做到课程群进群全覆盖,教学副院长和党委副书记基本加入了所有课程学习群,及时了解线上教学组织、师生互动情况。开学后,学院领导不定期随机巡查线上课堂的运行。
学院辅导员也分头加入各课程学习群,并督促学生遵守纪律、按时听课,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院督导、系领导、班主任等其他在线教学督导检查工作组成员也分工进入相应的课程群,学院联络员及时汇总检查情况上报教务处。经过一周的在线教学测试、两周的正式在线授课,老师们已基本确定了授课方式、教学平台、应急备用平台,全部建立了QQ或微信学习群。在学生考勤方面除学工办主抓外,强调任课老师是课堂管理第一责任人,要求老师们组织管理好课堂,并做好线上考勤签到工作。
学院在线教学督导检查工作小组成员认真负责,每天进入课堂巡查并及时收集汇总师生们的意见建议。需要提供支持与帮助的师生,学院都会及时予以解决。
3月24日下午,学院各系组织政治学习,将线上教学工作交流列为主题之一,通过交流借鉴,提升线上教学的操作水平。学院将根据前期学校问卷调查所反映的情况,持续跟进,通过教育技术培训咨询群、学院工作群等保持沟通,发挥部分熟悉教育技术的年青老师的作用,推动学院整体线上教学上台阶。
与此同时,通过这一阶段的线上教学安排,了解和遴选一批条件具备的课程,推动争取建设为线上或者线上线下混合式的精品课程。
二、教师在线教学情况
截止目前,教师线上教学总体运行畅顺,效果良好,学生出勤率高。存在个别老师上课期间卡顿现象,都能及时解决并向教务办报备。个别班群有非师生进入的情况,已加强警惕,维护安全。
1.教师对在线教学的体会
(1)互动环节效果明显,帮助提升课程质量。线上教学平台很多有弹幕或者聊天对话框,方便学生就所学内容进行实时提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进行课程内容、课程进度和授课速度的调整。
(2)使用腾讯课堂的老师普遍认为使用“PPT”和“播放视频”两个功能效果好,没有出现任何卡顿,非常流畅;另外还能充分利用“举手”和“讨论区”功能,展开良好的互动。整体的上课效果,感觉并不比实际课堂的效果差多少,或者说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线上教学独有的魅力。
(3)学生在应用教材上的比例偏低,网络环境也千差万别。不仅需要PPT上包含更多内容,同样也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存留备份,方便学生回看。
(4)线上授课教师和学生不在同一空间,师生之间只能靠优质的授课内容和积极的互动反馈相互吸引、促进,所以教师需要充分备课,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节奏和亮点,在学生阶段性疲劳前,抓住其注意力。
(5)授课平台中有些功能有助于教学,如腾讯课堂教师操作版的“公告”可以贴出本节课程的大纲,共享屏幕后,可以用鼠标圈点课件中的重点文字,以提起学生注意,方便笔记,等等。另外,讲课过程中,一些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或例子,可以将关键词在文字讨论区打出,形成帮助学生回顾课程内容的标记。
(6)线上教学与现场教学在教学特点上有明显不同;现场教学能实时掌控学生学习情况与接受情况,以最短时间调节上课节奏与气氛,但线上教学则囿于网络等实际情况而显得较“被动”;线上教学能在开展教学的同时借助平台调动学生参与性,教师可充分利用举手提问等方式开展互动。
(7)线上教学虽然有其局限,但也有其优势,如语音、视频等途径方式更为多样化。教师如能在原有现场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融合线上教学的优点,凸显声音传递的魅力,也可使课堂增添新鲜感与趣味性。
(8)线上教学的多媒体平台,在课前预习、课堂练习、课后交流等方面更加便捷,能弥补现场教学条件上的不足。
(9)目前师生基本适应线上教学特点,并作出相应调整。作为教师,尽量利用网络交流方式,兼顾每位同学的实际情况,使线上授课尽可能转化为远程指导与反馈的良好途径。
2.教师对在线教学的建议
(1)将教材内容在PPT上作展示。因为大部分同学没有带教材回家,即便有电子版教材,线上又无法同步看教材和PPT,所以建议老师将教材上重点的内容放入PPT中。
(2)需要额外设计交互环节。因为网络环境质量的不同,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会出现较高的延迟,教师需要拿捏好问题所占比例和时间,对教学设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3)线上授课平台的互动方式丰富多样,对师生来说,既有技术挑战,也有新鲜感,需要师生熟悉软件操作,并根据相关技术特点来安排课程内容,如有可能,建议教师可以交替采用多种方式(文字讨论、语音问答等),带领学生进行研学,让学生在电子设备前注意跟随讲解和指令,不至长时不动导致分心。
(4)目前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参与情况均较为理想,希望今后可以保持,在互动环节,由于网络原因,可能会有2、3秒的延时,教师抛出问题之后可能需要稍加等待。建议课上使用的课件和资料、链接可共享给学生,方便复习。
三、学生在线教学情况
根据各班学生的考勤情况及反馈,学生线上学习整体状况良好,对于学习困难同学成立了帮扶互助小组,确保全体同学的学习进度保持一致。收集的具体意见建议如下:
1.学生比较认可的课程
(1)广告语言学何镇文老师,课程活跃,同学们积极在讨论区发弹幕讨论。鼓励使用讨论区、弹幕,平时线下不爱开口的同学也有了较高参与度。
(2)外国文学2彭应翃老师,通过雨课堂直播,全程不卡顿,通过弹幕可以和老师聊天,而且结束后还可以看课程回放。
(3)欧美现代派文学张连桥老师,通过QQ群课堂投屏直播上课,老师上课幽默,如点名时会说“请导播连线到**同学”,课程中间休息时会放他喜欢的歌曲,让大家放松心情。
(4)徐霞辉老师能结合讨论区与线上连麦,实现与同学们及时互动。
2.对一些具体课程的建议
(1)个别课程上课时小组分享表演的形式不太适合线上进行,几个人同时讲话,很容易有回音和杂音,有时听不太清楚表演的人在讲什么,效果不是很好,建议老师不要小组表演,直接ppt展示就行了。
(2)职业生涯规划课采取的是录播形式,老师在课堂上几乎与学生没有互动,课后布置的作业也有些“超纲”,对于师范专业的针对性不足,希望老师能对作业的布置另行斟酌。
(3)个别课堂一直需要反复确认在线情况,没人回答的话就有些尴尬,感觉有实时回答和讨论区的平台,能有点安全感。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老师可以转移到可以发弹幕也可以用语音回答的平台上,问答及时,效率高一些。比如,腾讯课堂就还不错。
3.对在线教学的具体意见
(1)各科任课教师在线教学进展顺利,无特殊及突发情况出现。但由于一些软件课程人数过多,造成网络拥挤或老师的信号不太稳定而造成声音卡顿情况出现。
(2)长江雨课堂的声音存在沙沙声,但不太严重。此外,长江与课堂弹幕与老师交流不便,还建议长江雨课堂改善弹幕功能,使学生们不需要打开另一页面写完弹幕再退回课程。
(3)个别老师选择软件比如腾讯课堂中的“举手”功能的做法可以与同学们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但同学们在连麦时,回音效果严重,极为影响同学们的上课体验。
(4)一些软件中可以给老师送花,发送弹幕,为一些羞涩内向的学生提供了表达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学生们也更能积极和老师进行互动,课堂气氛热烈。
(5)多数老师密切关注疫情与同学们的身体状况,并在当前疫情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讲授,与时俱进,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6)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网课正常,但由于学生们电脑端不同,参与网上测试中心测试时,容易出现操作和测试分数的失误。
(7)长时间网课对眼睛造成较大伤害,而且有不少学生仅凭手机上课,建议“线上直播学习”与“线下自主学习”结合起来。也就是不一定每节课都需要老师直播,可以让老师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在规定周期完成。
人 文 学 院
2020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