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广州市第一二三中学校长许绍武:初为人师,校长与你同行——“双减”背景下新教师教学管理智慧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11-30 浏览次数:



 

2021年11月23日,广州市第一二三中学许绍武校长莅临我校人文学院,为历史系师范生举办题为“初为人师,校长与你同行——‘双减’背景下新教师教学管理智慧”的师范生技能讲座。讲座在文新楼223举行,由历史系徐霞辉老师主持,凌彦副主任和19级师范生全程聆听了此次讲座。

许绍武校长领导下的广州市第一二三中学为广州市第一所省一级初级中学,该校历史悠久、教学质量优异,以“博学笃行、善导悦教”为校训,注重教学实践创新,教学理念新颖。我院自2015年以来,年均派出实习生5-6位,至今共计20余位。在该校实习期间,我院师范生深度参与该校专业课程教学、班主任工作、中学学科教研等,得到该校资深教师悉心指导,收获宝贵的一线经验和知识。2021年,我校将广州市第一二三中学设为校级校外实践基地,将两校合作拓展至十来个中学教学学科,并特聘许绍武校长为我校教学实践指导专家。此次讲座,亦为两校教学多层面合作中的一部分。

讲座一开始,许绍武校长便抛出“何为‘双减’?”、“何为新老师?”两个问题,引发同学们对习见常识进行深层次思考,奠定了此次讲座以国家教改前沿思想与教育学理论来探究看似寻常却极具深度研究价值的教学问题的基调。

undefined

 

首先,许校长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为同学们解读“双减”政策背后蕴含的“教育改革”与“社会民生”等多重内涵,并指出,在国家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只有调整理念、转变方法,重新思考“学习”的定义,“让学习真正地发生”,才有可能在顺应教育变局的背景下成为一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教师。

接下来,许绍武校长围绕“如何让学习真正地发生?”这一议题展开深入又不乏生动地讲述。他从“学习”一词在词源上的内涵为起点,进而围绕课堂边界、课堂关联与课堂策略等三个方面,引领学生一起探讨“课堂如何真正做到提质增效”的问题。他指出,课堂的边界应不局限于特定物理空间,重点在于创设随时随地都能教和学的教学情境与场域。课堂应是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主持、教师主导、有教材主线、有活动主题的五位一体的课堂教学网络。学校是课堂的价值引领者,教师是课堂的教学指导者,学生是课堂的真正参与者,教材是课堂的教学内容,活动是课堂的主要载体。在讲述的过程中,许绍武校长在介绍先进的前沿教学理论及观念的同时,穿插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和课堂教学实例,使原本晦涩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也将看似寻常的“学习”现象及策略和前沿教育理论衔接起来,同学们感受到了一堂有高度和深度,干货满满且趣味性十足的讲座。

 

 

此外,许绍武校长还精心为即将走出象牙塔的未来“新老师们”设计了如下内容:基于个人丰富的面试经验提醒同学们如何准备好面试一分钟;新教师教学的几大陷阱及其改进策略;初为人师需要关注的几个教学高频词;新教师在国家实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应有寻求改变、不断创新的决心、深度教学的慧心等。许绍武校长也对同学们谆谆告诫:为人师,最重要的是作为师者的情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他最后勉励同学们,“让生命激扬课堂”,“不负韶华,梦想成真,”将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在讲座的提问互动环节,同学十分踊跃,争先恐后地和许校长进行沟通交流。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有:如何较好地把握上课的时间与节奏、如何有效地将课堂讨论控制在课堂知识框架之内、如何应对学生回答问题不符合教师预期等等。针对学生的提问,许校长一一详细解答。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一位学生请教,教师应当如何把握自己在课堂的情绪时,许校长告诉同学们,教师之所以是一个神圣而光荣的职业,就是因为他面对的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因此,教师应尽量避免把个人负面情绪传递到课堂,而应当以教师人格上的正能量来影响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这正是一位教师的价值和使命所在。许校长的这一番话赢得教室里一片热烈的掌声。

 

最后,凌彦副主任为许绍武校长颁发我校特聘他为教学实践指导专家的聘用证书。讲座在许绍武校长和同学们亲切合影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