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院长思政第一课 | 学史增信,以文力行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3-22 浏览次数:

2022年3月21日,人文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在文清303开展2022年春季院长思政第一课。人文学院禤健聪院长主讲本次课程,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陈楚敏老师列席本次会议。

 

(禤院长在向党员同志讲授思政第一课)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禤健聪院长给我们带来了以“学史增信,以文力行”为主题的思政第一课。2021年正值建党一百周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回顾总结了党的百年成就经验,禤院长与同学们共同,传达会议的重要精神和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让我们都获得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新征程上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只有用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来鼓舞斗志、明确方向、凝聚力量、坚定信心,才能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断前行!

 

 

以文力行,国家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要将其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使之能够与时代相契合。禤院长指出,在学校里,我们要发挥人文学子的精神与力量,结合自身专业,化为自己行动,为广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出人文学子的一份力量。

 

 

铢积寸累,日就月将。禤院长针对师范生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自己日后的教学,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之于中,必行于外”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回答。禤院长指出师范生应有一种文化自觉,常读书,读好书。读书主要是读人,而读人重在通心。读书通心,才有可能“进入文化传统深处,直抵古人心源,进行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文者,贯道之器也。禤院长还指出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要读经典,精读书,我们伟大民族的文化之脉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其重要载体就是古代文学经典。诚然,它是过去的,但只要我们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特别是能结合当代语境,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能使之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向着更加现代文明的未来迈进。

 

 

 

文化传统是前人智慧的积淀,能够映射出绚烂夺目的光辉。禤院长希望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日后的教学中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坚定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培养爱国精神,承担起新时代教师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