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讲座回顾 | 安然:孔子学院跨文化适应研究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5-25 浏览次数:

5月19日,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安然教授做客广州大学语言学讲堂暨汉语国际教育专题讲座,为广大师生做了题为《孔子学院跨文化适应研究》的学术报告。包括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博研究生、专兼职教师和海内外汉语国际教育学习者、从业者在内近二百人通过现场和腾讯会议平台听取了报告。讲座由人文学院院长禤健聪教授主持。

安然教授围绕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与管理研究”进行的调研工作,梳理了自己从事孔子学院研究的发展脉络。安然教授及其团队主要从跨文化传播与管理等理论出发,对孔子学院做了多方面细致的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同时出版了多本研究著作。

讲座中,她首先解读了孔子学院特征及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与管理研究架构,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研究的路径方法及理论依据,接着重点围绕结项报告的主要内容(文献研究、孔子学院跨文化管理研究等)介绍研究成果。她着重介绍了孔子学院中方人员的跨文化适应能力研究课题。他们主要以汉语教师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考察汉语教师志愿者心理濡化过程和结果,构建了孔子学院公派教师跨文化适应及作用机理模式:从社会文化适应、工作适应、组织适应、教师身份的再确认,最后升华到职业情感——教师责任感、工作满足感、职业使命感。

访谈和研究的过程让安教授感慨颇多,分享了她创作的一首诗《致汉语志愿者教师》。安教授饱含深情的朗诵将讲座推向高潮,引起了在场师生的广泛共鸣。

最后,安教授指出当前志愿者项目仍一定程度上存在“岗前培训效果不佳、志愿者情绪排解困难、职业发展存在困境”等问题,并提出了自己对外派志愿者项目的建议:优化岗前培训的内容并加强培训针对性;给予更多情感支持,社交机会和工作技能指导;畅通志愿者从事海外中文教育的职业发展渠道;认定志愿者海外留学经历,推进回国就业生活保证政策。

讲座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纷纷就研究、考察方法、外派人员适应能力培养等与安教授一对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