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刘禹锡与中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集萃之三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11-04 浏览次数:

闭幕式学术总结

中国刘禹锡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肖瑞峰

 

2760D

 

刘禹锡与中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即将落下帷幕了。在广州疫情方殷的十月,一场学术盛宴如期举办,这要归功于戴伟华教授领衔的学术团队的倾力奉献,也要感谢各位学界同仁的鼎力支持。虽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会议压缩到一天时间,而且只能以大家渐渐习以为常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学术研讨的高质量、高水准。总结今天的学术活动,我觉得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形式丰富。既有大会报告,也有分组讨论。如果说这还是学术会议的一般套路的话,那么,播放地方刘禹锡研究专题视频,召开《刘禹锡研究》(1-3辑)座谈会,这些环节则该是形式上的创新之举了。座谈会荟萃了广东学界的翘楚人物及蜚声中外学界的张隆溪教授,有的此前并不从事刘禹锡研究,有的甚至也不从事古代诗词研究,却从百忙中拨冗莅会。这既昭示了一代诗豪刘禹锡经久不衰的艺术感染力,也显现了刘禹锡研究会会长戴伟华教授靡远勿逮的学术影响力。而这些学术大咖的欣然襄助,又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本次会议的影响力。

二是论题广泛。提交本次会议的论文涵盖或辐射到刘禹锡研究的各个层面。有的“熟题生做”,有的“生题熟做”,有的致力于宏观考察,有的着力于微观解析,有的论述刘禹锡诗的风格,如《流寓与归守中的唱和——刘禹锡诗风嬗变的双重视角》,有的探讨刘禹锡诗的体裁,如《试论刘禹锡七律的典范性》;有的辨析刘禹锡诗与佛教的关系,如《论刘禹锡及其诗歌的禅林接受》《刘禹锡诗论主张与佛学思想关系探析》;有的考察刘禹锡诗的地域特色,如《刘禹锡与苏州》《从诗歌地理书写看刘禹锡谪宦朗、连两州心态之异同》《刘禹锡连州时期山水诗的吏隐心态》。恕不一一列举。要言之,举凡刘禹锡研究中的热点、难点、僻点,本次会议的论文都有所涉及,体现了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特别是蔡毅教授的《日本刘禹锡研究概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视窗,提供了推进刘禹锡研究的他山之助。

三是视角别致。许多论文不是满足于将前贤时彦业已取得的认知加以系统化、逻辑化,而是力图借助新的研究视角,取得出乎前贤时彦视野之外的全新认知。如戴伟华教授父女提交会议的两篇论文《刘禹锡<涵碧图诗>及其“涵碧”的传播》《刘禹锡<忆江南>》及其“曲拍为句”新探——兼论文人词发生期唱和史实及其意义》,便以别致的视角,巧妙择取学界锄犁未及的一隅来树藩插篱、精耕细作。看似入口很小,其实却蕴蓄着寥廓的学术空间和丰润的学术含量。刘禹锡的《答东阳于令涵碧图诗(并引)》一诗,此前从未引起我的特别注意,戴一菲博士却独具只眼地从中发现了其不可小觑的价值和意义,引申出以下学术结论:“涵碧”经过了从景到图和从图到景的两次传播,其后,“涵碧”多以景观为物质载体在文人群体中被广泛使用。在传播过程中,“涵碧”不仅以其审美视觉特性完成了从景到图再到诗的准确复制,也经由刘禹锡的名人效应,生成了特殊的文化意义,建立了为政清明与“涵碧”景观之间的正向联系,并使文人雅趣在历史积淀中不断深入和强化。这使我生出“雏凤清于老凤声”的感慨。

四是见解独到。提交本次会议的论文,无论是学术名家的老成之作,还是青年才俊的雏凤之声,都和其研究对象刘禹锡一样,以“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声”自期自勉,本着陈言务去之旨,努力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所以研讨过程中,听到不少探骊得珠之言。如《论刘窦唱和诗中刘诗的视听体验特征及其成因》一文就让我本人耳目一新。刘禹锡与窦常的唱和诗数量不多,开掘余地似也不大,所以在探讨刘禹锡与中唐政要及诗坛顶流的唱和诗时,我放弃了这一块内容。该文聚焦于刘诗的视听体验特征,并由此生发开去,形成一篇别开生面的新锐之作。尽管对其中的某些解读我尚有保留意见,但其另辟蹊径的勇气以及呈现出的独特见地还是令我感佩的。类似的论文还有许多,殆难缕述。这使得本次会议的学术研讨始终能在高位运行。

最后,我想旁骛一笔:刘禹锡少年时曾研读古代医学名著《小品方》,试图从中寻得一种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之术,同时也增加一项悬壶济世的技能。三十年后,他在担任连州刺史期间写下了医学论文《论方书书》,其中有一段提到当年的学医经历:

及壮,见里中儿年齿比者,必睨然武健可爱,羞己之不如,遂从世号富于术者,借其书伏读之。得《小品方》,于群方为最古;又得《药对》,知《本草》之所自出;考《素问》,识荣卫经络百骸九窍之相成;学切脉,以探表候。而天机昏浅,布指于位,不能分累菽之重轻,第知息至而已,然于药石不为懵矣。

由此可知他是深谙药石之理的。受制于疫情而只能云端参会的此际,请允许我权且放飞一下想象的翅膀:如果刘禹锡面对新冠疫情这样的无妄之灾,作为一生爱民、惠民的地方官,他会采取怎样的防疫政策?如果说这样的假想毫无实际意义的话,那么有意义的或许是:我们应当汲取刘禹锡作为诗豪的那种大无畏的气概,以笑傲人生的态度,蔑视经历的所有挫折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苦难,对未来充满自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己。”在疫情迁延、诸事不便的今天,刘禹锡的这些豪迈诗句无疑会对我们起到精神赋能的作用。就让我们在对刘禹锡诗的吟诵和回味中,期待疫情散尽、线下把晤、杯酒论文的那一天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