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更新,龙行龘龘,广州大学非遗寻脉考察队成员积极参与广州大学开展的“强国有我 青春有为”的2024 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联系团队已有调研成果,对广州地区的非遗项目传承现状进行进一步调研,并选定以广州市增城区的沙头竹席的传承现状作为本次调研的目标。
增城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头竹席
沙头竹席,一个承载着几代人记忆和技艺的非遗项目,如今正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双重挑战。在增城,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沙头竹席以其独特的魅力,历经风雨,依旧坚韧地存在着。考察队成员们对沙头竹席的魅力充满了期待,对沙头竹席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更深的思考,他们对沙头竹席的发展以及沙头村的历史渊源进行了前期的梳理,为项目调研做好充分的准备。
2024年1月17日,广州大学非遗寻脉考察队成员在于笛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增城区石滩镇沙头村开展实地调研。石滩镇政府、沙头村委会工作人员与沙头竹席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姚伟光师傅热情地接待了考察队一行。
在本次调研中,考察队获取了沙头竹席的珍贵资料,并将访谈内容,借助社交媒体等平台,以推文、视频等形式进行向公众传播沙头竹席的独特之处,引导人们关注非遗传承,激发社会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助力沙头竹席的非遗传承,促进其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一、传承代续,艺载历史
在沙头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会议厅中,考察队与姚伟光师傅、政府工作人员展开了访谈。姚伟光师傅不仅是一位技艺出色的竹席制作师傅,更是沙头竹席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从事竹席制作几十年,见证了沙头竹席的兴衰荣辱。
考察队与姚伟光师傅、政府工作人员访谈
在访谈中,姚师傅向考察队透露了从事竹席制作的原因,他表示最初是为了生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门技艺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沙头竹席因为成本低、售价适中,在市场上曾长期备受欢迎。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竹席的需求量逐渐减少。虽然师傅尝试过创新,如将荔枝图案编织在竹席上,但由于挑战太大且销量不理想,最终放弃了创新。他认为传统竹席制作技艺和规格已经相当完善,难以再有突破。由于竹席需求的大幅下降,沙头竹席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
二、政府助力,推广传播
在非遗保护之风日盛的当下,政府对沙头竹席等非遗项目展示出高度重视。考察队员们就此方面与姚师傅、政府工作人员展开了积极的交流。
在访谈过程中,考察队了解到,为更好地推广沙头竹席,当地政府部门除协助项目申报、经费补贴外,还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例如通过非遗项目的申报和展览活动,重在宣扬竹席技艺承载的历史情怀,沙头竹席逐渐被更多人所了解和关注。文化馆宣传、政府助力推广等方式,对于重新提振沙头竹席的社会影响力,起到了一定作用。
然而,这些努力对于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销量所起到的帮助仍然有限。此外,姚师傅也谈到由于沙头竹席的制作技艺需要用到刀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无法进入学校或博物馆进行教学,这也对其扩大受众面和传承带来了挑战。
三、匠心之韵,时代浮沉
在姚师傅的工作室中,考察队成员们深深地感受到,沙头竹席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实用性,更在于其独特的工艺和历史文化内涵。竹席的制作需要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从毛竹的选材、打孔穿孔再到打磨抛光,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匠人用心去完成。然而,这门技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考察队参观姚伟光师傅的工作室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无论是手工竹席还是机械竹席,使用量都大大的减少了,沙头竹席的经济价值已经大大降低了。由于制作竹席的利润微薄,许多年轻人已不愿再从事这一技艺,传承人数量锐减,这也是时代发展不可避免的结果,因此队员们也从与姚师傅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交谈中感受到,对于沙头竹席,最重要的就是守住沙头村手艺人的那份“情怀”。
经调研得知,目前政府对于沙头竹席的保护,更侧重于文化价值而非经济价值,旨在保障沙头竹席本身的文化情怀得以延续。
例如,增城区之前举办的村歌大会也推出了一首叫做《沙头竹席》的歌,将以沙头竹席为代表的沙头村劳动人民的精神文化传承下去,同时注意对沙头竹席工艺和手艺的保护,将那份情怀和技艺展现给大家。
在访谈中,姚师傅向考察队表达了对沙头竹席传承的担忧,但他同样渴望这门技艺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保护。沙头竹席的命运,也是许多传统非遗技艺的命运。它们在时代的浪潮中历经沉浮,亦在不经意间悄然消失。
四、情系半生,矢志不渝
当谈及为何这么多年坚持着沙头竹席的传承之时,姚师傅的回答令人动容,他坦诚地说:“像我这样的传承人,即使不做了,也会经常把我的工具拿出来看一下。这些工具也养活了我一家人,养活了两个小孩上学成人,有些东西是想放下也放不下的。”
他用真挚的情感描绘了自己与竹席的不解之缘。“做了这么久(竹席),有一份感情在里面。一个情字,我做了几十年,卖了难以计数的竹席,希望能留下这份手艺。”姚师傅见证了沙头竹席的辉煌与衰落,他对竹席技艺的执着精神令人敬仰。
谈及技艺传承,姚师傅不禁感慨万分。如今,还在坚持沙头竹席制作的人已经越来越少。虽然姚师傅侄子曾一度参与其中,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还是放弃传承。这一现象并非个例,而是整个行业的困境。
姚师傅见证了沙头竹席的兴衰,其对竹席技艺的执著令人钦佩。一个“情”字道尽其三十余年的坚守——任岁月更迭,丹心赤忱,此生无改。
五、非遗保护,笃行致远
在中国文明历史长河当中,众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得以保存。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下,国内外的生产与生活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国内对“文化自信”的日益重视,人们对非遗文化的关注也越来越深,但传统非遗文化随着时代变迁而面临的传承问题却依然存在,经历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大部分传统文化仍面临后继无人、传承中断等问题的困扰。
沙头竹席作为一项非遗项目,承载着沙头村乃至整个增城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从市场需求的变化到技艺传承的断层,沙头竹席的未来之路仍充满了未知数,亟待社会的关注和可供实践的发展模式。因此,考察队成员表示,保护和传承珍贵的非遗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守护行将消失的文明记忆,是我们对历史与未来的庄重承诺。
考察队与姚伟光师傅合影留念
逢山开路需有斧凿,遇水架桥当有绳索,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离不开自身的创新,政府的帮助以及社会的关注,让我们多读有字之书,用理论武装自己,用辩证的眼光来思考问题,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自信的姿态展现中国青年的蓬勃力量,同时也要无字之书,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中磨炼奋斗的品质,解决真正的问题,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