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历来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师范生会用、巧用古诗词的正确教法进行教学,是语文教学实践技能课的重要内容。为提升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古诗词教学的实践能力,让师范生近距离感受名师课堂的魅力,2024年6月24日下午,以《〈蒹葭〉示范课展示与研讨》为主题的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名师面对面活动,在大学城校区文新楼119举行。本次活动的主讲人为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广东实验中学学生处副主任,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陈铿老师。讲座由我院温小军副教授主持,人文学院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参与本次活动。
(温小军副教授向同学们介绍陈铿老师)
与以往的语文课程教学讲座不同,在本次活动的前半程,陈铿老师以一节别开生面的《蒹葭》示范课为同学们展示了古诗文教学在课堂中的鲜活呈现。展示课上,在场的同学们以学习者的身份沉浸式走入了中学课堂,陈铿老师也全方位地展示了一名中学语文名师的综合素养与课堂魅力。
(陈铿老师示范课展示)
以读入文,陈铿老师将“读”贯彻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课堂伊始,陈老师安排了多次朗读训练,且每次的朗读训练的设计都蕴含着别出心裁的巧思:初次朗读,同学们熟悉了《蒹葭》的文本内容,但在朗读的节奏上把握不准,陈老师针对初读的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强调了阅读速度放缓的朗读基调;在第二次朗读结束后,陈老师让学生回答对于文本朗读语调与节奏的理解,并让学生尝试以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到第三次朗读时,陈老师由读入文,带领同学们开始探寻《蒹葭》诗中的“伊人”形象。在整节课的教学中,陈铿老师始终将朗读放在古诗教学的重要位置,他用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串联起了一个又一个设计精妙的环节,学生也在一次又一次地朗读中不断漫溯入文本的更深处。
(陈铿老师与学生互动)
以简驭繁,陈铿老师以“一语”之扼要拨文本之“千斤”。陈老师以探索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入手,以“从”字来串联全诗的教学:“从”的对象、“从”的时间、“从”的过程,再到“从”的原因。在每一次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同学们层层深入诗歌文本内部去理解、品悟抒情主人公追求“伊人”的艰难困苦,触摸诗歌背后宝贵的坚持品格。陈老师聚焦“从”字带动全篇,精妙地将诸多学习任务融汇其中,让学生的学习在一次次对文本的探索中真实发生。课堂最后,陈铿老师对本节课教学中使用的“一语立骨法”进行总结,并让同学们以此为方法,去尝试解读《诗经》的另一名篇《关雎》中的君子形象,完成了对课堂新知的有效迁移,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一语立骨法”的理解与体会。
(陈铿老师进行课堂教学)
展示课堂结束后,同学们还沉浸在陈铿老师诗意而优雅的课堂氛围中,陈老师则以《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教学》开始了专题分享。
“不学诗,无以言。”陈铿老师以中国古典诗词阅读教学的价值与意义作为切入口,从古代经典中寻找我们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意义。明传承之意,更要解传承之道。针对中国古典诗词教什么、如何教,陈铿老师从多个维度给出了答案:从文本出发、依据课标精神,把握诗词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以及作品的基本特点,逐层达到熟读成诵、读懂诗意、建立共鸣、学会运用的学习效果。而在常用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中,陈老师从“炼字”“意象”“联想”等诗歌解读角度进行拓展,明确“围绕多样的学习主题,任务驱动,文本联读,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的诗歌教学法。围绕“文本联读”的教学方式,陈铿老师以自身的教研经历,分享了用“读懂古诗三步法”对七年级下学期《古诗五首》进行联读比较的教学案例、用“教材诗歌编写顺序”的主问题教学法对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进行融合教学的教研案例。陈铿老师例举的两个教学设计鲜活而生动,让在场的同学深受启发、获益良多。
(陈铿老师进行讲座分享)
进入尾声,温小军副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温教授对陈铿老师高超的课堂把握力以及儒雅大方的教姿教态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陈老师的课堂为同学们树立了标杆与努力的方向,他勉励同学们以陈铿老师为目标,要如“主人公”一样坚持不懈,向着名师的方向而不断努力。
(温小军副教授进行点评)
本次人文学院名师面对面系列活动再一次将中学教学名师引入大学课堂,并让师范生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了示范课的展示,这样的案例展示形式直观形象。师范生既是观察者又是参与者,双重身份来学习教学实践技能,效果良好,反响热烈。从教学理论的学习者,到真实课堂的参与者,不一样的视角带来了不一样的收获与体验。来自汉语211班的刘姗姗同学表示,“本次活动让我对古诗词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前只是作为一名师范生学习其中的理论知识,但这次是第一次真正身临其境地以学生的身份感受其中的魅力”;汉语212班的张博程同学则结合《语文教学案例研究》课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陈老师使用的‘一语立骨法’,与丁之境教授上课讲过的关键词串联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陈老师本次示范课的展示,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先前所学理论的理解。”
撰稿、摄影:黄俊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