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而个性鲜明,其独特而丰富的体系,对当下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仍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文学与历史相伴,历史与文学互动。中华文化经典的阐释,常常在二者统观下得到新的认识。
首先,文学与历史共生共存,文学叙写历史,而历史又承载着文学。《大雅》中有五首组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大致产生在西周初期,可视为周民族的史诗,分别讲述了从周民族的始祖后稷到周王朝的创立者武王灭商的历史。如《公刘》一诗叙述后稷的曾孙公刘率领部族从有邰迁徙到豳,开疆辟土,建屋定居的历史。“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具体场景的描写丰富了公刘率众迁居的快乐。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也正说明文学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所具有的功能,这些诗歌都直接涉及重大历史事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剖析,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史记》,被列为前四史之首,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但其文学性是为后人称道的,如《项羽本纪》也被公认为文学经典华章。
其次,文学是在特定历史时间和空间中诞生的精神产品,而构成了文学的发展史和文学的空间史。在文学发展过程中,精神内核世代相传。“缘事而发”是诗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是“缘事而发”的典范。班固认为汉乐府诗是“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其实,《诗经》也是这样,并影响了汉乐府有感而发的写作精神。杜甫的《春望》《兵车行》等诗,延续了“即事”传统,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另外,由于文学空间的不同而构成文学的空间史。《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包括了陕西到山东的黄河流域,而《周南》《召南》则产生于江、汉、汝水一带。由于地域不同,各区域的文学都可以构成区域文学史,如岭南文学史的研究和撰写也是空间文学史的体现。地域文化对文学风格和内容有着直接和间接影响,在不同的区域文学创作所关注的主题、表达方式和审美标准都会有差异。
空间的位移和生活场景的转换对作家成长有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安史之乱后,杜甫晚年入川,巴蜀文化对杜甫影响不能忽视。杜甫的七律诗在整体上成为唐诗最优秀的作品,而他的许多七律名篇都写于巴蜀。施闰章《蜀道诗序》:“杜子美以羁旅转徙之客,作为诗歌,顾使巴蜀川岩形见势出。后之好事者磨岩镵石,照耀无垠,殆自蚕丛开国以来所仅有。昔人以湘江为三闾汤沐邑;由此言之,则蜀之锦江、巫峡所在皆杜氏汤沐地也。向使工部安居朝省,即坐致卿相,奚以致是?”这里以屈原之于湘江来比杜甫之于巴蜀,可见杜甫巴蜀诗在杜诗中的地位。杜甫创作了一批七律组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如《秋兴八首》《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等诗。《秋兴八首》雄浑丰丽,哀伤无限,体现了老杜沉郁顿挫的风格。
另外,在历史中理解文学,也是解读文学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且所谓在历史中理解文学的“历史”,是很复杂的概念体系,我在《文化生态与唐代诗歌》(中华书局2023年版)中说过,在历史中理解文学,使文学的本质得到更适当的表述和阐释。从方法论考虑,无论文学文本的艺术分析,还是文学活动的“回到历史现场”,都需要在文学活动和文学文本生产的文化生态中去叙述或阐释。与文化结合研究作家及其创作,在大文化背景中认识重要文学现象,在方法上的努力,可视为一种进入文学的角度。文化生态的视野,本质上是在历史中理解文学。这里举例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与政治变革关联,诗歌呈现新的意义。王湾《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有两联常被人引用,一联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形容壮阔的场景和气势,比较直观;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却是有深文大义的,张说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手书后展示于政事堂,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展示是变革之局,是说一个旧时代已经过去,一个新时代已经来临。此联既是盛唐之始诗风的标杆,也是盛唐政治的旗帜。
第二,与历史事件关联,可以对诗歌有更为确切的理解。乾元元年六月前贾至、杜甫、王维、岑参四人有《早朝大明宫》唱和,后世读这一组诗,感受到的是盛世风采,甚至在描绘盛唐之音时也会引用其中诗句如“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等以为例证。事实上,安史之乱中长安建筑未受大的破坏,四诗写出京师长安建筑雄伟、风景祥和、人物雍容,应与实际相去不远,而四人唱和中没有一首触及刚刚发生的安史之乱及其给城市和文人心理造成的影响,这就是作者主观上的选择所致,是把四人在盛唐长安所见融入当下的写作中,是盛世想象和眼前见闻的叠合,是往昔与今日的复调。
第三,与典章制度关联,正确理解诗歌的写作性质。敦煌诗中有一组《咏廿四气诗》,一般认为是中唐诗,甚至说是元稹所作。我们看看开元时使用的律历就知道《咏廿四气诗》是对应《开元大衍历经》的,比如《咏惊蛰二月节》云:“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时候争催迫,萌芽护矩修。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开元大衍历经》云:“惊蛰二月节,坎上六。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此处所写为“惊蛰”之“桃始华”在诗中对应的是“桃花开蜀锦”;“鹰化为鸠”在诗中为“鹰老化春鸠”。诗中所写惊蛰和《大衍历》所写惊蛰物象是一致的。敦煌《咏廿四气诗》是配合《开元大衍历》推广普及的民间创作,产生于开元、天宝间。
文化生态是一具开放、包容性质的概念,涉及面广,可阐释其与诗歌关系的角度多。举凡文人生存状态,诗人写作背景等都可纳入其中,如选举、交通、衣食、居住环境等与诗歌有着密切联系,而有关知识层面的宗教、信仰、天文、律历以及教育制度、阅读方式、书写方法等和诗歌创作也有紧密联系。
通过历史的视角来理解文学,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更全面地认识历史时代的风貌和变迁。在历史中理解和认识文学,不仅有助于文学研究的深化,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作者系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