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由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中文教师教育学院倡议并联合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深圳大学人文学院、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香港教育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学系、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等共同发起,由32所(个)高校和机构联合成立。
联盟的职责与目标包括促进各成员机构在国际中文教育理论及相关研究、专业咨询服务、师资培养培训、高层次国际中文人才培养培训、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开发和建构、国别和区域专项调研、交流合作及其他有利于支撑服务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深度交流合作,集聚力量,优势互补,融合创新,共同服务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正式成立
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中文教师教育学院为联盟理事长单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等9家单位为副理事长单位。联盟推举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坚教授为理事长。广州大学屈哨兵教授受聘为联盟顾问,人文学院禤健聪教授、马喆副教授、张迎宝博士分别被推举为联盟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和理事。
成立大会上,教育部中外语言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发展规划处处长王甬指出,国际中文教育是重要的语言文化类公共产品,配合支持各国开展中文教育是中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南方联盟' 对于协同各校力量、整合区域资源、促进经验交流、加强合作共建,对于各单位提高自身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社会服务水平,对于探索国际中文教育共建、共管、共有、共享的新型协作机制,对于促进大湾区发展和服务'一带一路' 建设,对于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省教育厅交流合作处处长李金俊指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工作是中外人文交流重要载体。“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的成立,将有助于促进各成员机构在国际中文教育理论及相关研究、专业咨询服务、师资培养培训、资源开发和建构、国别和区域专项调研、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形成“国际中文教育共同体”。

与会领导、嘉宾
论坛上,围绕“全球发展倡议下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共有20位专家、教授作了发言报告。他们从不同视角出发,在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国际中文人才培养与师资培训、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建设与治理、国际中文教育跨领域融合发展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与思考。屈哨兵教授、马喆副教授受邀作报告。
屈哨兵教授以《从黎锦熙先生“七层宝塔”的比喻谈起》为题作报告发言,他从汉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的《国语运动史纲》谈起,介绍其把国语运动从理想最高的主张到当时法令所明定者,列成的一个七层宝塔——以世界语为国语、汉语用罗马字拼音、注音字母独用、注音汉字书报之推行、新文学之提倡、小学改用语体文、国民一二年级先改。他就黎锦熙七层宝塔的比喻来观照当今国际中文教育,提出重视拼音的学习利用,对有一定口语基础的人学习汉语,尤其对东南亚地区华人子弟汉语进阶会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