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暑期校友寻访|寻访优秀校友李少欢:保持努力,不断超越自己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08-21 浏览次数:

【个人简介】李少欢,广大人文学院2006届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毕业生,现就职于越秀区团委,在校期间曾加入人文学院学生会担任学生干部,同时兼任班级班长等职务。

(李师姐的近照)

几经周转之后,我们终于采访到了李少欢师姐。李师姐非常爽朗,与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丝毫不会让人感到紧张。她向我们娓娓道来过去的故事,提起母校时仍动情不已,并饱含深情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青葱岁月的人与事

回顾整个求学阶段,李师姐坦言道,有很多事都是难以忘怀的。

一是李师姐在念书过程中,每个阶段都刚好遇上学校兼并,所以大学以前的母校都成为了历史:原来的小学成了幼儿园,中学成了小学,广州师范学校成了协和高级中学。后来李师姐在华师南海分教点念了专科,通过不懈的努力,考“专升本”考试来到了广大。在广大,学校终于不用被兼并了,能自豪地和别人介绍自己的母校,她很开心也很珍惜。

二是整个求学阶段,李师姐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这使得她受益终生。例如,当时的辅导员吕延明老师和人文学院的曾大兴老师。师姐回忆道:吕延明老师人很亲切,跟同学打成一片。平常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充满爱心。当谈起当年教授自己古代文学课的曾大兴老师时,李师姐称赞曾老师博学多才,和蔼可亲,同学们都很喜欢上曾老师的课。前几年在电视上看见曾大兴老师到《百家讲坛》节目进行讲学,想起当年上课的情景,曾老师的博学多才和儒雅风度依然历历在目,“师遇如此,吾之幸运!”李师姐还说,如今她任职的越秀区也有邀请曾大兴老师给全区领导干部讲课,这么多年了,她对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充满敬佩之情。

三是学生时代锻炼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在不同的求学阶段,李师姐都有担任学生干部,在服务同学、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与人沟通、组织策划、解决问题等能力。这些积累下来的经验,给她现在的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

“学生时代很纯粹,除了学习就是组织活动,没有其他杂念。那时候,时间都是安排满满的,脚步也是匆匆的。”李师姐动情地说。她大三在桂花岗校区念书,一个宿舍住了11个人,其中10个都是插班生,有英语专业、数学专业、中文专业,还有音乐专业等等,大家相处很愉快,互相交流资讯。那时,李师姐还带头发起人文学院插班生学费与同班同学同等待遇(学费减半)的申请,整个学院15个插班生全部签名,最后成功获批。大四那年搬去了大学城校区,成为了大学城早期的毕业生之一,李师姐说道:“那时感觉很幸福,住的是4人宿舍,有空调,配备齐全,一切都是全新的。不过大四要去实习、找工作,同学间聚少离多。记得临近毕业,我们班干还收集了班里同学的实习心得,制作成班刊,请曾大兴老师题名飞鸿集并作序,也算是一个毕业留念吧。”

当我们问及学生时代是否有留下遗憾时,李师姐笑了笑,说:“遗憾总是有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在学习方面,她比较遗憾的就是英语四级没通过。大一大二期间李师姐担任大专学生会主席,忙着开展活动,还兼顾备考专升本,大三没有英语课,还要忙着补修其他课程,自然在英语上花的时间也少了。即使之前有良好的基础,因为没有太多精力去系统复习,考了一次没通过之后,她就没放在心上了。幸好学校当时没有规定英语四级证书与毕业证挂钩,否则真的就会遗憾终生了。

此外,就是大四没有选择考研了吧。李师姐说,她对大学校园有着一份纯粹的敬仰,最初也是希望能够留在大学工作,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选择了机关单位,李师姐满怀感激道:“感谢学院老师的推荐,我到了越秀区政府机关工作,再通过考试到现在越秀区团委工作。”工作之后,李师姐没有忘记自己内心对校园的那份敬仰,选择了攻读暨南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她欣慰地说这也算是了结她读研的心愿吧。

(生活中的李师姐)

“保持努力,不断超越自己,到更广阔的平台上展示自己,认识了更多更优秀的同学和老师,这是我人生的幸运。”这是李师姐对学生时代的自己想说的话。同样的,这也是师姐对师弟师妹们的殷切寄语。

理想与现实齐飞

李师姐和我们介绍说,如今在越秀区的团委,她做着一些服务青年、成就青年的工作,如举行创新创业大赛、举办联谊交友活动、开展志愿者工作等等。因为学生时代做过学生干部,锻炼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所以走上工作岗位时没有不适应,反而很容易上手。而且大学的学生工作跟现在的工作也一脉相承,对象都是年轻人,只不过范围更广,内容更多而已。

“我现在都有跟学院老师联系,欢迎老师推荐师弟师妹们到越秀区实习和工作,越秀区是广州的中心城区,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市的前列,在这里真的能积累到很多有益的经验。”李师姐充满期待地说。

(李师姐的工作照)

谈到读书和工作后的心态变化时,师姐坦言道:“读书时内心是很纯粹的,只用想着学习,策划好活动。但工作后考虑的事情多了,不仅要为工作操心,更要平衡工作与家庭轻重,时时刻刻都会有压力。”当谈及面对理想与现实的两难困惑时,师姐给师弟师妹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新时代社会发展快,对年轻人要求高,社会风气也相对浮躁,很少能有时间等得起你慢慢来。比如,一线城市机会多,但房价高生活成本高;三四线城市生活压力不大,但工作相对平淡。很多年轻人会难以抉择,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工作了多年,我常常对实习生说,要趁早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是想考研、考公务员,还是想创业等等,一旦明确了就朝目标努力。大学有很好的资源,现在的社团很多也与政府机关、企业对接,提前打磨自己,毕业后就游刃有余了。无论是在校念书还是步入社会,不变的是要始终真诚待人,认真负责做好每一件事。此外,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年轻人价值多元,需求多样,不要被社会不良风气侵蚀,保持内心的定力,人生才会行稳致远。


采访最后,师姐对人文学院未来的发展寄予满满期待。她说道:“母校发展越来越好了,如今已跻身重点本科院校行列,成绩斐然。相信在老师和一届届师弟师妹的努力下,学院的人文精神更为深厚,成果将会更为喜人。”

我们也祝福师姐,愿她在工作上更好的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服务社会,在生活中成为自己喜欢的模样。

(文字记者:曾舒雯 刘舒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