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9月23日,中秋前夕,天边飘着毛毛细雨,好似要为即将到来的中秋圆月一扫灰霾,以备爽朗夜空,待圆月降临。
在人文经典讲师团指导老师陈楚敏的组织和推荐下,我院人文经典讲师团团长张琳、秘书长张金茂召集了院内一些诗词爱好者共同赴广东四大名园之一——顺德清晖园,参加了由佛山市顺德区委宣传部指导,顺德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顺德城市网、清晖园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最美故乡月最浓故乡情”中秋诗会。

本次诗会活动主要由佛山顺德诗友参与表演,诗词作品多为原创,参与年龄层由少年到中老年,是一场受众面很广的宣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盛宴,而我们则作为其中一支大学生队伍压轴出场,队员们分别是张琳、张金茂、张晓倩、吴志欢、邓慧淳、陈杜惠。
我们表演的节目取名《千里共婵娟》,是以原创诗歌朗诵结合话剧故事线演绎的一个催人泪下的中秋团圆故事。
中秋佳节,由陈杜惠同学扮演的老母亲惦记着在外儿女,却无人归来,只能一人望月,黯然神伤。那些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儿女们,有少小离家建设城市的农民工儿子(由张金茂同学扮演)、外出求学的女儿(由邓慧淳同学扮演)、奋战职场无空归家的女儿(由张晓倩、张琳同学扮演)以及保家卫国投身灾区重建的子弟兵孩子(由吴志欢同学扮演),他们思乡亲切,念母意浓,却身不由己,只得花前月下慨然吟诗,寄托怀思。


最后在“家”的强烈感召下,天各一方的儿女们纷纷决定回家团圆,于是一家人在中秋月圆之时团聚在一块,花好月圆,全家一起守望满月,过中秋。

诗会上,我们领略了各方诗友的风采,有活力十足的小朋友、中气十足的青年伙伴、还有对诗词有着一腔热忱的老一辈朋友,大家都用朗诵的形式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的祝福、中秋佳节的愿望以及诗词的热爱。
中秋诗会既给来参观清晖园的朋友们带来一场文韵悠扬的诗词盛宴,又提高大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更是传播了中华优秀诗词文化。
活动最后,我们还有幸获得主办方颁发的纪念证书,收获满载。顺德城市网也对我们本次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本次中秋诗会,以诗会友,以诗庆节,让我们人文经典讲师团成员及其他人文学子更加体味到自身的文化使命。在这里,我们也欢迎更多致力于传承人文经典的爱好者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们一块儿参加更多精彩的活动,去遇见不断成长的自己!
最后附上我们原创诗歌《千里共婵娟》
(老母亲)
盼
月圆,人圆
树下影,梦中境
谁谓秋凉,人心如暖
花下月溶溶,屋前乐团团
欣期问汝归不归,泪落他乡又一年
(欲归而归不得的白领)
往昔佳节
你为院中围坐的我们加上外衣
现今
我一人彳亍在这闹市
莫不是
城市的霓虹惊了你
(农民工)
依稀记得
十五岁的家乡是
星子明亮挂在宁静的夜
蝉鸣悠扬飘着稻麦的香
乡音未改,两鬓先白
汗水种了十余载
高楼起了千百座
可它触摸不到浑圆的月
像我思念不及远方的娘
(欲归而不能回家的人)
星火初上,
夜市繁华,
独影映街旁,
孤寂彷徨。
街角灯光,
恍恍荡荡,
店内觥筹交错,
快乐和祥。
明月当空,
今人苦肠,
思念父母模样,
奈何鸳鸯。
(因任务不能回家的军人)
秋月的清晖
为大地斟满柔情,
桂花的香气为思乡的人儿编织梦境。
皓月与我同行,守护着宁静的夜,
军旗迎风招展,保卫着万里河山。
眼前是老母亲的丝丝银发,
耳畔是兄弟姐妹的声声呼唤;
身后是千家万户团圆的灯火,
肩上是祖国母亲壮丽的江山。
此身已许国,山河为吾乡!
(学生)
我的思念是圆的
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圆的
无论是亲人在远方故乡
还是孩子在寄宿学校
我们都能看见它
在这样的夜晚
又会想起什么呢
我的思念是圆的
红柚、月饼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总是欢乐的
离散的亲人却是痛苦的
啊
离家在外的学子
望着空中的圆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齐读)
看遍人间各风情
还道是家乡好景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思无处可寄,万念归乡
爱难能久离,毋使母心忧
举杯邀明月,儿女绕身旁
亲情长久远,千里共婵娟
指导老师:陈楚敏老师
图文编辑:张金茂
指导编辑: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