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戴伟华,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省社科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广东省“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广东省社科联顾问,广东省和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刘禹锡研究会会长、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顾问。1999年2月被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曾任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被评为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江苏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华南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校图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文科委员会主任委员,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重点优势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负责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连续获得广东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唐方镇文职僚佐考》等10多部。
主要论文
[1]《女媭非屈母——与龚维英同志商榷》,《贵州社会科学》1982年第5期。
[2]《<左传>“言语”对战国诸子散文的影响》,《江西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
[3]《阴铿生平事迹考述》,《扬州师院学报》1986年第3期。
[4]《唐代幕府与文学》,《文史知识》1988年第10期。
[5]《论中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扬州师院学报》1989年第2期。
[6]《“芥舟”新解》,《文史知识》1989年第8期。
[7]《陈琳和他的作品》,《古典文学知识》1990年第6期。
[8]《屈赋与唐诗——对唐诗“文”、“质”之变的理论考察》,《扬州师院学报》1990年第2期。
[9]《试论<离骚>的创作契机与艺术构思》,《内蒙古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10]《读唐诗札记二则》,《文学遗产》1990年第1期。
[11]《论中唐边塞诗》,《内蒙古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12]《初唐诗赋咏物“兴寄”论》,《文学遗产》1992年第2期。
[13]《贯休行年考述》,《扬州师院学报》1992年第2期。
[14]《孔稚珪<游太平山诗>补》,《文学遗产》1993年第2期。
[15]《乡思与功名的抉择:岑参两次入幕心态及创作》,《古典文学知识》1993年第3期。
[16]《唐凤翔节度使府文职僚佐考》,《扬州师院学报》1993年第2期。
[17]《柳宗元贬谪期创作的“骚怨”精神----兼论南贬作家的创作倾向及其特点》,《文学遗产》1994年第4期。
[18]《放情咏<离骚>----柳宗元永州创作心态试论》,《扬州师院学报》1994年第2期。
[19]《扬眉吐气 激昂青云----初盛唐自荐书表与文士风采》,《文史知识》1995年第2期。
[20]《对文人入幕与盛唐高岑边塞诗几个问题的考察》,《文学遗产》1995年第2期。
[21]《唐代使幕文人心态试析》,《扬州师院学报》1996年第3期。
[22]《论岑参边塞诗独特风格形成的原因》,《文学遗产》1997年第4期。
[23]《唐方镇僚佐职掌考释》,《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四辑),中华书局1997年版。
[24]《音乐与文学研究的深层拓展》,中华书局《书品》1997年第3期。
[25]《出土墓志与唐代文学研究》,中华书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4期。
[26]《唐代方镇使府与文人送别诗》,《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27]《唐代文学研究中的文人空间排序及其意义》,《扬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28]《现代意义上的考据学力作》,《中华读书报》1999年11月24日,“文史天地”。
[29]《评<丁卯集笺证>》,《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99)》,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我的唐代幕府与文学关系研究》,《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第5期“治学门径”。
[31]《十年一剑的佳作》,《中华读书报》2000年12月20日,“文史天地”。
[32]《考据学与多学科方法的结合》,《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33]《文史结合 考论兼备》,《江海学刊》2001年第2期。
[34]《李商隐在桂管幕的幕职和京衔》,《人民政协报》2001年7月10日,“学术家园”。
[35]《“秋”“霜”中的李白》,《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4期。
[36]《交叉学科中的古代文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37]《评<唐代文学丛稿>》,《中国诗学》(第七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诗歌中的虚实之妙》,《文史知识》2002年第11期。
[39]《从贞元元和墓志谈韩愈研究中的三个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40]《李清照<武陵春>词应作于绍兴元年考------兼说“隐性”材料的价值和利用》,《学术研究》2003年第3期。
[41]《独白:中国诗歌的一种表现形态》,《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42]《义净诗二首探微》,《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43]《李白待诏翰林及其影响考述》,《文学遗产》2003年第3期。
[44]《超越与回归——从<桃花源记><游仙窟>到<仙游记>》(第一作者),《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2期。
[45]《常识与谬误》,《粤海风》2003年第6期。
[46]《初入诗坛的陈子昂》,《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3期。
[47]《关于书法研究方法的笔谈 ;书法研究中的“实事求是”》,《书法》2004年第4期。
[48]《区域文化与唐诗创作》,《光明日报》2004年10月27日“文学遗产”。
[49]《“大和”续言》,《粤海风》2004年第5期。
[50]《评<翰学三书>》,《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4年第2期。
[51]《纯粹学术境界的展示》,《光明日报》2005年3月25日“文学遗产”。
[52]《唐代文士籍贯与文学考述》,《江海学刊》2005年第2期。
[53]《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导言》,《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54]《李白写实文学思想述论》,《清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55]《论五言诗的起源——从“诗言志”“诗缘情”的差异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新华文摘》 “论点摘编”。
[56]《文化的顺应与冲突——以李白待诏翰林前的生活和思想为例》,《学术研究》2006年第2期。
[57]《区域文化传统与唐诗创作风貌的离合——以楚、蜀文化为例的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58]《唐代文化弱势区的诗歌创作》,《东方丛刊》2006年第2辑。
[59]《关于<师说>“耻学于师”的背景》,《新语文学习》2006年11—12月第74期。
[60]《北宋文士与兵学关系述略》,《第四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61]《史、文、兵学视野中的唐代春秋左传学》,《深圳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62]《唐诗中“杜鹃”內涵辨析——以“杜鹃啼血”和“望帝春心托杜鹃”为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63]《论两汉的“歌诗”与“诗”》,《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点摘编”。
[64]《李白自述待诏翰林相关事由辨析》,《文学遗产》2009年第4期。
[65]《中国古代诗文研究的指南之作》(第一作者),《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4期。
[66]《又在客中无人别:被误读的<兰陵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20日,第7版“文学”。
[67]《储光羲与<河岳英灵集>》,《中国文学学报》(创刊号),2010年12月。
[68]《论<河岳英灵集>初选似在开元末储光羲辞官归隐之时》,《远东文学问题》147-157页,圣彼得堡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版。
[69]《“几段新愁”还是“一段新愁”》,《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26日。
[70]《罗倬汉事迹编年》,《经学研究论丛》(第18辑),台北:学生书局2010年版。
[71]《高适<燕歌行>新探》,《学术研究》2010年第12期。
[72]《苏轼转败为胜的写作智慧——以<水龙吟>咏杨花词为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3月1日。
[73]《论〈河岳英灵集〉初选及其诗史意义》,《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
[74]《张九龄 “为土著姓”发微》,《文学遗产》2011年第4期。
[75]《文化生态与中国文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观点摘编”。
[76]《贺知章所撰墓志的史料价值》,《中山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77]《方镇使府掌书记与李商隐在桂管幕之幕职》,《郁贤皓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11年12月版。
[78]《清纯的学术境界 精粹的学术贡献——傅璇琮先生著作选评》,《傅璇琮先生学术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2012年8月版。
[79]《岑参边塞诗新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80]《唐宋词曲关系新探——曲调、曲辞、词谱阶段性区分的意义》(第一作者),《音乐研究》2013年第2期。
[81]《佛教转读与四声发现献疑》,《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1期。
[82]《论<河岳英灵集>的成书过程》,《文学遗产》2013年第4期。
[83]《杜甫:一个被边缘化的当代诗人——从<河岳英灵集>失收杜诗说起》,《文艺争鸣》2013年第8期。
[84]《四声与南北音》,《学术研究》2013年第10期。
[85]《强、弱势文化形态与唐代文学研究》,《中山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86]《开元及天宝初诗坛的主流诗歌创作》,《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87]《从两个传统中确认岑参边塞诗的写实性质》,《西北师大学报》2013年第2期。
[88]《汉大赋与经学:强势文化的互动》,《求是学刊》2013年第6期。
[89]《重谈考据学》,《粵海风》2013年第6期。
[90]《<使至塞上>与崔希逸破吐蕃事无关》,《历史研究》2014年第2期。
[91]《唐代小说的事、传之别与雅、俗之体》,《文学评论》2014年第3期。
[92]《于艺文通解与文化融合中深化比较诗学》,《学术研究》2014年第7期。
[93]《楚辞音乐性文体特征及其相关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94]《<离骚>“女媭”为星宿名的文化诠释》,《中山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95]《中国文学地理学中的微观与宏观》,《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96]《文学研究的创新仍应以文献及其解读为基础——以李白与科举相关问题为例的分析》,《文学评论》2017年第1期。
[97]《楚辞体音乐性特征新探——音乐符号“兮”的确立》,《文艺理论研究》2017年第4期。
[98]《刘禹锡诗“性格”新说——以游玄都观诗为例》,《光明日报》( 2018年03月12日 16版《文学遗产》)。
[99]《体大思精 金针度人 ——读陈永正先生〈诗注要义〉》,《岭南文史》2018年1 期。
[100]《陈子昂“自信”与李白“迷茫”》,《文史知识》2018年6期。
[101]《才性论与裴、李“初唐四杰”才性之争》,《学术研究》2018年9期。
[102] 《“绝交”还是“陈情” ——嵇康〈与山巨源书〉写作姿态》,《 光明日报》2019.3.25《文学遗产》。
[103]《“永贞革新”与刘禹锡、柳宗元“才性”论稿》,《刘禹锡研究》第2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
[104]《杜牧诗中“扬州”非“江南”考述》,《江海学刊》2019年5期。
[105] 《视野、方法:中国古代文学研究70年》,《广州大学学报》2019年5期。
[106] 《回顾与总结 守正又求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30日(林晓燕 戴伟华)
[107] 《王湾〈次北固山下〉诗学史意义确立——兼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政治寓意》,《中山大学学报》2020年2期 。
[108]《论杜甫乾元元年创作——〈早朝大明宫〉〈饮中八仙歌〉盛世记忆和现实情感》,《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6期。
[109]《白居易、刘禹锡“春深”唱和诗中的江南与长安》,《暨南学报》2020年6期。
[110]《书艺精湛 跋语醇深——读陈永正先生〈沚斋书联〉》,《岭南文史》2020年3 期。
[111] 《〈状江南〉月令组诗叙事喻物特征——兼论敦煌〈咏廿四气诗〉的性质与写作时间》,《文学评论》2020年3期。
[112]《〈状江南〉唱和诗核心人物及其咏物创新形式》,《文学遗产》2021年1期。
[113]《张九龄对岭南文化的传播》,《岭南文史》,2022年2期。
[114]《中日文献互证的理路和方法——张志和止作〈渔歌〉一首考》,《学术研究》2022年2期。
主要著作
[1]《唐代幕府与文学》(大文学史观丛书),现代出版社1990年版。
[2]《唐方镇文职僚佐考》,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3]《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唐代文学研究丛稿》,台北学生书局1999年版。
[5]《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中华书局2005年版。
[6]《唐代文学综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7]《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修订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唐方镇文职僚佐考》(修订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文化生态与中国古代文学论丛》,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0]《唐诗宋词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11]《戴伟华自选集》(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文库),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12]《唐声诗》上下册,(《任中敏文集》一种,“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张之为 戴伟华校理),凤凰出版社2013年版。
[13] 《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8卷10册,400万字(主编:傅璇琮、罗联添;副主编:陈友冰、戴伟华、李丰楙),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14]《刘禹锡研究》第1辑、第2辑、第3辑,戴伟华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15]《唐声诗》上、下册(“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任中敏著;戴伟华 王小盾年表、导论;张之为 戴伟华校理),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
[16]《诗可以歌》(“名家谈诗词”丛书:任中敏著,张之为 戴伟华编选 、导读),三联书店:生活书店2022年版。
[17]《地域文化与唐诗之路》,中华书局2022年版。
主要项目
一、项目
[1]1993国家教委“八五”社科规划项目:唐代幕府与文学研究
[2]1996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青年项目: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地域文化和文人分布问题:以唐代使府为中心
[3]1998江苏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学术研究启动基金项目
[4]1999江苏省教委中外合作重点项目:“唐诗在日本的传播”
[5]1999江苏省教委社科重点项目:“唐诗传播研究”
[6]2001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唐代文馆文士考”
[7]2001广东省教育厅项目:“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
[8]200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
[9]2005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诗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10]2005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唐方镇文职僚佐考补”
[11]2007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颜真卿集校注”
[12]200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强、弱势文化形态与唐诗创作关系研究”
[13]2010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唐五代岭南文士考论”
[14]201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化生态与唐代诗歌综合研究”
[15]2017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刘禹锡资料汇编”
二、结项
[1]20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结项“优秀”
[2]201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强、弱势文化形态与唐诗创作关系研究”结项“优秀”
[3]2020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化生态与唐代诗歌综合研究”结项“优秀”
主要获奖
[1]《独白:中国诗歌的一种表现形态》2005获广东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1等奖
[2]《论五言诗的起源——从“诗言志”、“诗缘情”的差异说起》2007获广东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1等奖
[3]《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2009获广东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1等奖
[4]《唐代幕府与文学》1994获江苏省教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3等奖
[5]《唐代幕府与文学》1994获扬州市首届社科优秀成果2等奖
[6]《唐方镇文职僚佐考》1997获江苏省政府哲学社科优秀成果3等奖
[7]《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1999获江苏省政府哲学社科优秀成果3等奖
[8]《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2003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著作3等奖
[9]《唐方镇文职僚佐考》(修订本) 2009年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学术著作奖二等奖(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10] 《文学研究的创新仍应以文献及其解读为基础——以李白与科举相关问题为例的分析》2019获广东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