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正文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陈晓屏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11-01 浏览次数:

 

 


基本情况

陈晓屏,广东人,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首都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中山大学文艺学博士,南京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文艺理论、文化研究、文学图像研究相关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要讲授课程:

西方文论;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史;西方文学经典导读;美学概论;“近代文学与图像”工作坊等


主要项目

1.主持:2020国家社科规划项目:近代中国报刊小说图像研究(1840—1919)

2.主持: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近现代中国都市图像叙事研究——以上海为中心(已结题)

3.主持:2018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课题:晚清小说插图的都市图像叙事研究(已结题)

4.主持:2014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近代空间想象的转换——晚清文学图像的空间表征研究(已结题)

5.主持:2013年度广东省高校教育课题: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基于公益实践与参与式专题教学法的整合研究(已结题)


研究成果

(一)论文发表:

1.《帝国秩序的空间图式与空间再现——<绘图评点儿女英雄传>陈作梅插图研究》,《文艺研究》2019年第6期。

2.《都市图像叙事的兴起与近代中国小说插图的视像变革——<海上花列传>吴友如派插图研究》,《文艺研究》2017年第10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3.《权力空间化的视觉转译及其表征——近代中国图像叙事的空间再现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16年第2期。

4.《晚清画报与中国读图文学的现代转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6期。

5.都市的出场与晚清小说插图中的性别空间重构——《海上花列传》吴友如派插图研究,《文化研究》第34辑,2018年12月。

6.《奇观化的“十里洋场”与中国小说插图之西方表征的兴起——<海上花列传>吴友如派插图研究》,《文化研究》第25辑,2016年6月。

7.《图像中的空间与秩序——文学语词空间与文学图像空间的关系研究》,《文化研究》第23辑,2015年12月。

8.《论先秦“目”族文字系统中的视觉政治》,《文化研究》第21辑,2015年5月。

9.《“世界新剧”<新茶花>与走向现代的读图文学》,《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5期。

10.《先秦两汉空间观与权力的空间化——从“空”、“宇”、“天”的语义演变到“天下”观念的构建》,《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11.《晚清画报体文学:近代文学大众化传播的新模式》,《文学与图像》第二卷,赵宪章、顾明华主编,2013年8月。

12.《公益视域下的高校德育课“专题-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13.《凝视中的主体坍塌——论<聊斋志异>对女性身体的视觉再现》,《安徽文学》,2010年第5期。

14.《书斋:儒家“权力-知识”话语论述中的能指符号》,《现代语文》(文学研究,上旬刊),2010年第4期。

15.《试谈<聊斋志异>中的“书斋”意象与书生身体》,《文学前沿》第14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9月。

16.《<聊斋志异>书斋空间中的儒生身体与权力叙事》,《中国女性主义》第10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二)学术论文翻译

[美]朱丽叶 弗劳尔 麦克康奈尔(Juliet Flower Maccannell)(著),陈晓屏(译)《文化批评与“语言本身”》(Culture Criticism and Language As Such),见杨乃乔主编《比较诗学读本》(西方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