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正文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龚波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11-01 浏览次数:

   基本情况

龚波,四川省珙县人。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主要从事古汉语语法研究,旁及现代汉语语法、古籍英译等。在《中国语文》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专著《上古汉语假设句研究》。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广州大学行政东楼前座602室

电子邮箱:gongbo543210@126.com

讲授课程

古代汉语、汉语史、古汉语语法学

科研项目

近年主持的研究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上古汉语假设句研究”(已结项);

2.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复句历史演变研究及其语料库建设》,为子课题负责人(在研);

3. 主持广东省社科项目“英译《世说新语》疏证”(在研)。

研究成果

(一)主要论著

1. 《上古汉语假设句研究》(独著),商务印书馆,2017年;

2. 《汉语通识教程》(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二)主要论文

1. 从假设句的否定形式看甲骨文中的“勿”“弜”与“不”“弗”之别,《中国语文》2010年第2期;

2. 上古—中古汉语“其S”结构的演变:兼论第三身代词“其”的产生过程,《语言科学》2020年第1期;

3. 上古指称化谓词性结构作假设句前件及其解释,《古汉语研究》2016年第2期;

4. 古汉语假设义类词辨析,《语言学论丛》第46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12月;

5. 先秦汉语的同源多功能语法形式“若”“如”考察:从语义地图和语法化的角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年第2期;

6. 疑问句中“如果”与“只要”的功能差别及其解释,《汉语学习》2012年第3期,一作;

7. 马译《世说新语》考辨,《汉语史学报》第14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12月;

8. 马译《世说新语》考辨(二)《汉语史学报》第16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年6月;

9. 马译《世说新语》考辨(三)《汉语史学报》第19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9月;

10. 试析“曾”由语气副词向时间副词的发展过程及其意义,《汉语史研究集刊》第8辑,巴蜀书社,2006年6月;

11. 汉语方言中表被动的“等”及其来源,《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3辑,巴蜀书社,2010年12月;

12. 上古汉语的假设构式,《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4辑,巴蜀书社,2011年6月;

13. 上古汉语无标记假设句考察,《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7辑,巴蜀书社,2014年6月;

14. 先秦汉语连词“苟”用法考察,《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8辑,巴蜀书社,2014年12月;

15. 上古汉语“若”类话题转换标记考察,《汉语史研究集刊》第21辑。巴蜀书社,2016年12月,一作;

16. 语气词的辖域与古汉语中的“也”“矣”之辨,《语林传薪——胡奇光教授八十华诞庆寿论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14年10月;

17. 空间过程中前后关系的认知策略及其在时间过程中的投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版)2013年第2期;

18. 古籍英译失当举隅——以马瑞志英译《世说新语》为例,《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2018年第2期。

19. 许敬宗奏请《广韵》同用初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3月语言文学专刊;

20. 也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5期,二作;

21. “所”表假设来源考,《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6期;

22. 构式语义的吸收:“必”类副词表假设探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0月;

23. 假设句的语义特征,《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24. 浅析汉语时空隐喻中的不对称现象,《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25. 浅谈国学教育中经典阐释的原则问题,王鲁南主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庆出版社,2016年;

26. 副词“刚”时间义的来源,第一届时体与情态会议论文,2016年11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27. “要”的词义引申和语法化,第三届汉语语法史青年论坛,2017年5月,南京: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