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11日(周二)第五大节,文学系彭贵昌老师主讲的公开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导读》在文新216举行。校督导王凤霞、系领导以及部分青年教师共同观摩学习。
本次公开课的主题是“侠客梦,江湖情——金庸作品赏析”。彭贵昌老师围绕金庸(查良镛,1924—2018)的文学成就、文化内涵及小说艺术特点展开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金庸作品的魅力。
首先,彭老师通过对金庸这一笔名的由来进行问答讲解,并扩展至其他现当代小说家的笔名,引导学生思考笔名背后的文化意涵,使课堂导入趣味十足、生动活泼。随后,彭老师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一广为流传的金庸作品总结,梳理了其主要武侠小说,并结合代表作品分析了金庸如何通过人物塑造、情节构建和叙事方式展现武侠世界的独特魅力。
接着,彭老师深入探讨了金庸小说的几大核心特点。一是传统文化的运用,他列举《天龙八部》的章回名、《笑傲江湖》中的琴棋书画、《射雕英雄传》中的用典,展示了金庸小说如何融入古代诗词、历史典故,使作品超越一般通俗文学的范畴。二是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彭老师强调,金庸的作品不仅是武侠传奇,更是对现实社会、历史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索,例如《神雕侠侣》关于“人生如雪,消逝无痕”的感慨,《鹿鼎记》对封建权力和道德观念的解构。三是人情人性的洞悉,彭老师通过分析《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与赵敏、周芷若的情感纠葛,以及《笑傲江湖》中岳灵珊的悲剧命运,展现金庸如何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深化人物塑造。
在课堂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金庸作品的阅读体会,讨论武侠小说在当代社会的影响及价值。彭老师鼓励大家不仅要欣赏金庸小说的故事情节,更要关注其中蕴含的思想深度,体会金庸如何在江湖世界中探讨道德、权力、个体成长等议题。
彭贵昌老师的授课风格生动幽默,深入浅出,善于结合实例讲解复杂的文学文本、概念,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深了对金庸作品的理解。此次公开课不仅提升了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认识,也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示范。
本次公开课是文学系本学期组织的重点教学活动之一,学院将继续举办不同主题的公开示范课,以促进教师间的教学交流,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