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从教知识到教思维,名师课堂让思维培养落地——记第七期语文教学实践工作坊广州中学听课活动

作者: 发布时间: 2024-07-02 浏览次数:




思维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化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将已学知识调动起来灵活运用,提升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向。2024年6月19日,人文学院第七期语文教学实践技能工作坊全体成员在丁之境教授的带领下前往广州中学,跟随郑文富老师的脚步揭开培育学生语文思维架构的神秘面纱。

(图 郑文富老师介绍课程设计)

本次听课活动共分为两个部分——实地听课以及丁之境教授、郑文富老师进行教学指导。围绕“整体‘自’学之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郑老师对两个班级的同学授课,为我们展示了思维架构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精彩的课堂令明日之师们拍案叫绝。

(图 工作坊成员认真听课)


学生内心有物,是语文思维能力培育的基础。郑文富老师的课堂大部分时间是由学生自由发表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看法:在《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马说》联读课上,针对郑老师要求寻找共同的话题,学生分别给出了“他人地位的重要性”“人的自由意志与追求”“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等话题,结合课内文言文的内容,话题提炼“有理有据”;在游记单元合作学习中,学生联系课文与所学知识,特别是能联系自己旅游的经历来创作丽江古城的推荐语,精妙表达让人叹服。

为什么学生能够围绕老师所给的任务思路大开、侃侃而谈?这离不开郑老师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长期培育。郑老师要求本班同学广泛阅读——在课室的墙上,我们能够看到学生的“飞花令”,这是熟读唐诗三百首后,达到了“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内心有物,才能更好地支撑自己的思维架构,从而在课堂展示时得心应手。

(图 工作坊成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教师巧“引”妙“导”,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关键。学生心中有物用不起来是很可惜的,为了打破这种困境,郑老师在文言文联读课上指出今年语文新高考1卷与甲卷题目中共同存在着“跟人相处的立场”话题的例子,学生根据所给的五篇文言文寻找其中的共同话题,并且要通过话题来体现自己的观点,“胖猫事件”、萨特的“他人即地狱”观点被同学们运用得淋漓尽致;为了让丽江古城的风貌更加清晰,郑老师让学生根据课文联想自己的旅游经历想出推荐语,“漫步人间烟火,最是丽江抚人心”在课堂中应运而生。学生联动加工脑袋中所有的东西,在其中建构自己的资源思维,也就能够在课堂中大胆说出“属于自己的话”。

(图 学生积极说出“自己的话”)


以学生为中心是思维型课堂的本质要求。郑老师指出“老师自己的思想是有局限的”,所以必须要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学生寻找资源、建构思维,达到“自圆其说”的效果。在文言文联读课上,郑老师提炼出的话题“别管我”,只是作为课堂平等参与者分享的思维成果,并没有让学生一定认可接纳,充分展示了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

(图 郑文富老师进行授课)


活动总结中,丁之境教授指出两节课的亮点:一是从教教材进阶为用教材教;二是从零散教进阶为整合教;三是由教知识、教技能进阶为教思维,由教低阶思维逐步向教高阶思维推进;四是以教为中心进阶为以学为中心,不仅是学生在学,老师也是跟着一起学,由此,丁教授勉励各位“明日之师”:要广泛阅读,要有突破困境的胆量,要有自己的思想,才能成为与众不同的卓越教师。

(图 郑文富老师进行经验分享)

(图 丁之境教授进行总结)


在这一次听课活动中,郑文富老师通过文言文联读以及游记作品“自”读,为我们展现了思维型语文课堂的独特魅力;丁之境教授的总结点评,让我们看到了理想语文课的样子,为我们指明了未来语文教学的提高方向。本次活动深入到语文教学一线,一批明日之师在其中汲取满满“干货”,在语文教学理论与一线教学实践的互联互通中提高师范本领。

(图 师生合影)



撰稿 何俊轩

摄影 许烨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