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合作交流 -> 校友之家 -> 正文

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毕业第一年》| 陈金辉——做自己生命中的摆渡者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8-29 浏览次数:

《毕业第一年》

做自己生命中的摆渡者

——访谈校友&导演陈金辉


01校友介绍



陈金辉,广州大学2014级优秀毕业生,现为导演和编剧,是广东省电影家协会青年影视创作基地副主管与岭南文化传媒(广东)有限公司创意总监,曾任广东培正学院广告系讲师(2019-2022)。

自2015年起,师兄以导演及编剧的身份参与多部广告、微电影、宣传片等商业制作,服务品牌涵盖中国移动、合创汽车、佳能(中国)与微谷众创空间等,同时担任广东省电影家协会青年影视创作基地副主管,负责基地影视培训板块,至今培训高校学生超过3000人。2019-2021年,师兄获广东培正学院广告系“优秀人才引进”项目邀请,担任其广告系讲师;2023年,以编剧和导演的身份,制作完成首部院线电影《毕业第一年》


02大学经历:成为导演的契机


谈起大学生涯中的难忘趣事,师兄分享了自己参与各种比赛的经历,“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二的时候,我参加了中国第二十四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微电影单元,在进入全国十强后,我和我的师兄一起飞到吉林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强队一起比拼,比赛要求48小时内完成一部短片的制作,凭着对影视创作的热情,我们顺利完成了比赛并获得最佳剪辑奖。”

大三时,师兄继续和伙伴们一起拍摄短片,并不断获得奖项,这些独特的经历不断引导着师兄成为一个优秀的导演和编剧。


03有关《毕业第一年》的创作分享


—初心与灵感—


创作初心是一部电影产生最坚实的摇篮。师兄表示最开始思考的是电影的题材,而他的准则是“贴近生活,产生共鸣”,师兄认为电影是要引发别人的思考的。因此,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朋友们毕业后的状态,决定以“毕业第一年”作为切入点,讲述大学生毕业后跃入人海的酸甜苦辣,也希望通过《毕业第一年》这部电影鼓励正处于迷茫期和即将毕业的年轻人。



—困难与挑战—


师兄执导的《毕业第一年》即将在今年9月15日登上大荧幕。影片在拍摄期间存在着各种挑战,其中包括“因为不得已的原因,主演在开拍前两天被换了。”面对这样的情况,师兄表示保持稳定的情绪且理智地处理事情是非常重要的,面对问题,导演要有决心和毅力,再难也要克服。

在正式拍摄中,由于是小成本电影,很多条件都是有所限制的,加上拍摄时间紧张,创作的挑战非常大,“这对我们整个年轻团队而言,是一次非常大的考验。”师兄表示虽然过程困难重重,但在看到最终成片时,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从剧本创作到作品呈现,少不了不断地打磨与修正,师兄表示这主要有三个实践过程:第一个阶段是对最初的剧本的修改。这是师兄团队首部院线电影的作品,所以“从短片到长片,其实在剧本上就有一个非常大的跨越,与处理短片相比,处理长片时所遇到的困难是呈几何倍数增长的。” 

作为导演,陈金辉师兄对“青春群像”的构思和创作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一开始是以一个主角为主的,后来又探索以一个主角为线索,串联起群像,使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代表性。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过分注重“群”而又没有“主”,要有时代群像的意义,在塑造上不能太单薄,因此尺度的拿捏十分关键,最后师兄选择把主角们的故事串成一个主线,把所有人都关联起来,使人物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普遍性,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因此需要不断调整,主创团队也一起出谋划策修改剧本,直至成型。

拍摄演绎的过程是第二个打磨阶段,从文本到画面的跨越是需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的。在现场,师兄需要不断去和演员、摄影师与美术指导等沟通交流,落实用画面去呈现剧本内容。同时,因为是用“素人演员”,所以,还需要在围读和排戏中,在不改变主线剧情的情况下,将剧本人物尽可能贴合素人演员。

拍摄结束到后期阶段,那是影片产出的最后过程,这个过程漫长但关键。在成片出来之前,陈金辉师兄一刻也不敢懈怠——“其实一开始,我们也不知道长片该如何剪辑,也在学习和调整。第一版成片剪出来时,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长,我不是特别满意,后来我就和剪辑师一起进入到剪辑房里,待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将影片改到现在的90多分钟,这是大家都相对满意的一个成品。”

纵观整个影片的制作,这是一个不断修正,实现从文本到画面的过程,师兄认为这也是了解自己的一个过程,“从头到尾所产生的蜕变与突破都是数不清的。”



师兄希望做一部具有岭南特色的电影。他表示,首先要找到会讲粤语的演员,“在资金不太充足的情况下,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陈金辉师兄的创作团队在前期进行过多次海选,并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排戏,尽量让演员尽快进入角色当中。师兄表示这是“拿时间换钱”的做法。

第二个困难是场地的选取,师兄希望能找到富含广州特色的地方。但因为资金短缺等问题,制片团队需要不断地去沟通洽谈场地,而电影的主场景更是在临近开拍之前才敲定,但现实远非如此简单,确定场地后,美术团队还要进驻现场改景,使其能够更加符合剧本和体现岭南气息。



“勇敢试一试”是影片的主题,提到《毕业第一年》中主角的青春励志故事,师兄都有很深的感触。因为都是真实故事改编过来的,主角里的每一个人物都代表着当下青年在毕业后的各种状态——或迷茫,或无助,或纠结。当梦想与家庭或者现实产生一些冲突的时候,该如何抉择?这也是影片想要传达给我们的。



—收获与感想—


《毕业第一年》的影片预告中出现“一起寻找人生方向”的字样,师兄对毕业生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也提出了建议:希望更多的毕业生们做好人生规划,可以以自己的兴趣作为一个衡量标准。问自己三个问题:你想做什么?你喜欢做什么?你希望你能做什么?“我希望大家能在试错成本最低的时候多做一些尝试,找到自己喜欢的、合适的事情,坚定自己不断向前,无论判断正确与否,至少每一步都是在往前的,这种积极的生活状态远比犹豫迷茫花时间停留在原地要好。”

史铁生的一句话对师兄有非常大的影响:“要紧的是果敢地迈出第一步,对与错先都不管,自古就没有把一切都设计好再开步的事。别想把一切都弄清楚,再去走路。鲁莽者要学会思考,善思者要克服的是犹豫。”



04师兄寄语


我希望广大的师弟师妹们能够认真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毕业第一年其实就是两个字:勇气。希望你们有勇气地去做自己,希望你们有勇气地去迈开你们的第一步,希望你们有勇气地去追寻自己喜欢的东西,也真心希望母校人文的影视能够得到良好的传承,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