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民国默片《风雨之夜》亮相广州大学,“艺文讲坛”回溯电影遗产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05-28 浏览次数: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艺文讲坛第二十二期、《〈风雨之夜〉:一部遗失海外的中国影片回归记》于5月25日晚在文清楼206课室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主办,人文学院戏剧影视系、影视艺术研究中心、广大影评团承办。主讲人为上海戏剧学院的石川教授,主持人为人文学院戏剧与影视系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周文萍副教授,人文学院张颖老师、人文学院本科及研究生近百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电影《风雨之夜》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朱瘦菊的导演作品,首映于1926年,由大中华百合电影公司出品,是20世纪20年代早期民国默片的重要影像资料,但由于战乱等原因,《风雨之夜》的胶片在国内已经完全遗失,这部电影的影像亦因此处于长期不可考证的状态。

 

而现存版本是已故日本导演衣笠贞后裔于2006年捐赠给东京近代美术馆电影中心的收藏品之一,经考证确认为朱瘦菊电影作品后才在日本重见天日。在2015年,经朱瘦菊外孙朱正心先生的委托,上海戏剧学院的石川教授和日本友人高桥正阳先生一同《风雨之夜》影像内容数字化,并于2017年将本片蓝光拷贝带回国内,展开非商业性的研究式放映。而本次石川教授携《风雨之夜》来到广州大学,是这部遗失海外80多年的珍贵默片在广州地区的首次放映活动,着实令观众们心潮澎湃。

 《风雨之夜》广州首映在广大学子们的激动与期待中拉开了帷幕。这部已有80年历史的默片剧情流畅、表演生动,具有相当的感染力,令在场观众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与感叹声。一些绝妙的情节更是引起了全场的惊呼。放映结束后影片收获了长久的热烈掌声,跨越时空的藩篱,影片不竭的生命力依旧引发当下年轻观众们的共鸣。

 

放映结束后是讲座的主体部分。石川教授亲手将《风雨之夜》带回国内,他向在场观众分享了影片流变与回归的历程。通过大量的图文、广告,特刊记载与书信的展示与讲解,《风雨之夜》的诞生与流变详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石川教授更是亲自带来了朱瘦菊于1957年撰写的《风雨之夜》相关文章的手稿,令在场学子大开眼界。一部仅先存八本、时长为84分钟的默片,经历了战乱与跨国的际遇,在中日两国电影学者严谨的学术理念和持续的实际努力下才归国首映,厚重历史感跨越时空,呈现在80年后当下这个瞬间的时刻。其个中滋味令人慨叹。

石川教授还从影视制作的层面解析了《风雨之夜》的艺术价值。他讲到,朱瘦菊是民国时期较为成功的跨界艺术家。作为“鸳鸯蝴蝶派”作家,他的小说写作艺术娴熟而高超,小说《歇浦潮》甚至是张爱玲小说艺术的直接灵感来源。因而《风雨之夜》具有较为成熟的文本意义。而影片摄影师周诗穆是中国电影第一代摄影师,利用在江南置景的条件,通过在船上架起摄影机,在《风雨之夜》中展现了当时还较为罕见的流畅运动镜头,赋予了电影成熟的艺术品质。而本片的取景地绍兴也令影片的乡村灯光增色不少。这一切都令《风雨之夜》成为和《盘丝洞》齐名的、20世纪20年代中国默片中的优质作品。

石川教授也从文本层面解析了《风雨之夜》的现代性意义。中国电影,尤其是30年代开始的左翼电影,向来有城乡二元对立的传统。在现代化的发展之下,城市具有天然的原罪,而乡村却拥有了道德上的正义性,成为一片前现代的乌托邦与乐土。比较典型的例子便是茅盾《子夜》中的城乡二元性书写。但《风雨之夜》并未单纯展现二元性,而是展现出一种城乡和谐的融洽态度,这种心境上的平和在镜头的运用中也能有所表现。例如片中男主人公的返乡场景,运用了写实性的长镜头,一方面是囿于并未掌握好莱坞式类型模式的运动剪辑,但另一方面也是这部电影独特东方美学的体现。

此外,石川教授还向观众分享了影片诸多趣味盎然的幕后花絮。例如影片中不少角色都是由当时上海世家公子或是电影产业知名人物担任,这亦体现了《风雨之夜》对上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化风情的书写。以及囿于条件不足,片中许多夜景都在白天拍摄。而《风雨之夜》首映的票房惨败,则更多地和当时观众文化水平不高、难以适应影片小说家笔法的受众心理有所联系。

石川教授近年致力于老电影的修复工作,他向观众透露了未来的一些老片修复重映计划,包括谢晋导演的等7部经典之作。其中《芙蓉镇》为4k修复,《大李小李和老李》更将邀请徐峥等知名演员进行沪语配音。这些修复后的经典都将走进全国各地的大银幕,带观众重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石川教授指出,保持距离上的审慎,回溯历史的目光可能会愈加清明。《风雨之夜》沟通了中国电影的过去与未来,让生活在80年前的人们透过银幕与如今的后辈实现了目光的接触,在凝视中带来了强烈且美妙的“震惊”体验。

 本次讲座让人文学院的学子们认识到了中国电影的美妙,关注到老电影作为宝贵的影像遗产的文化价值,增添了电影文化研究中的跨媒介体验,是一次难得的电影文化学术活动。

(撰稿:吴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