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周舒燕教授主讲“战后西方左翼思潮与文学——以存在主义为例”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12-05 浏览次数:

 

 

2018年12月3日上午,苏州大学传播学院周舒燕副教授应邀在广州大学开办讲座。周老师以“战后西方左翼思潮与文学”为题在文清楼621室进行了演讲。本次讲座由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系张颖老师担任主持人。

在进入讲座之前,周老师向我们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存在主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要谈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在如今整个后现代的语境下还有没有新的意义?我们要怎样重新去理解它?” 周老师希望通过这次的讲座激起我们对存在主义的重新思考。

 

本次讲座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周老师带我们进入到战后法国左翼文学的历史背景中,为我们介绍了左翼文学的概念及其与无产阶级文学的关系,还介绍了法国共产党及其与左翼作家的关系。其次,周老师重点讲解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潮,并对萨特在《存在与时间》中的主要观点作出了概述。最后,周老师将我们带到存在主义文学的领域,对萨特、加缪、波伏娃这几位重要作家的作品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在互动环节中,周老师提问我们如果面临在奔赴战场和照顾母亲中做选择的这样一个两难的问题,我们会如何做出选择?现场的同学抱持着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国家的利益重于家庭,有的认为个体在家庭中的意义会大于为国家效力,还有的提出了对国家发兵征战的质疑,认为这也许是一场“政治的谎言”。周老师指出,这是当时二战很多法国青年人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且在存在主义的话语下,其实任何一个选择都是正确的,或者说没有正确或错误之分。因为不管是哪一个立场都有值得怀疑的地方,但是存在主义告诉人们依然可以从中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为此承担所有的责任。这体现了萨特式的存在主义对当时迷茫悲观的法国青年所作出的现实指导意义。 另外,周老师还提醒我们在怀疑公领域的话语的同时,也要对私领域话语中的家庭伦理保持我们的怀疑。

此次讲座使我们对存在主义有了基本的了解并对其产生了重新的思考,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完满结束。